笔趣阁

笔趣阁>[历史同人] 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 第171章(第2页)

第171章(第2页)

兵部出来个新秀,王维的弟弟王缙。

他进士及第后从小吏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缓慢,但是坚定地往前走。

李隆基没有给王缙任何优待,他只是给了王缙一个机会。

他把王缙放在了容易立功的地方,只要王缙有这个能力,那他也不会吝于提拔。

总有新人进入朝堂,也总有在朝廷呆了许久的老人退离了这个舞台。

开元二十五年,宋璟去世。

这个一生都将公正二字刻在内心的老臣溘然长逝,李隆基带头祭拜,举国同悲。

韩休感念宋璟多番提携的恩情,和谆谆教导,长跪不起,悲恸大哭,直至昏厥。

有些资历的大臣都明白宋璟在李隆基心里的地位,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自发前去祭拜。

这是开元之初,紧跟着姚公之后的宰相啊。

他在朝多年,辅佐陛下多年,无数次在陛下心有歪念的时候凭一张嘴力挽狂澜。

他就是只站在那里,就有安定众人心神的力量。

更有百姓自发到宋府门前祭拜,队伍从大门开始,沿着整条街,排成长长一条。

此时有个年轻的小小校书郎经过,他被这沉重的情绪所感染。

这人才二十几岁,刚进入官场没几年,他不是很明白这宰相在圣人心中的重要性,也不是很明白百姓究竟为何自发前来祭拜他。

但这并不妨碍他被这条街肃穆的气氛所打动。

他在众人的口中听到了宋璟是如何心怀大义,直言上谏,听到了他是怎样把百姓放在心里,带头为百姓建造房屋。

年轻的校书郎大为感动。

一心为国,忠心于朝廷之心,理应得如此敬重!

于是他上前两步,跟着众人一起跪地叩首,虔诚拜了三拜。

此时这虔诚祭拜的年轻的校书郎并不知道,以后的他一手创造了“颜体”,他的字对后世影响深远,成千上万,一批又一批学子模仿他的笔记,乃至在几千年后,无数学习毛笔字的后人以他为祖师,用他的字帖启蒙。

他会被列为“楷书四大家”之一,他会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他是后世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书法家,颜真卿。

三十三年后,他会亲手为宋璟,篆下碑文。

颜真卿对此一无所知,拜完了宋璟,他继续走上了他自己的路。

宋璟的葬礼并没有持续很久,悲伤会有,但悲伤并不会时时刻刻,永远延续。

没过几个月,百姓们逐渐忘记了这件事,重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里。

与宋璟生活从未接轨过的那些人,他们的忘性就更快了。

而身处“最是无情帝王家”的李隆基却总觉得不适应。

宋璟去世了,没有人总是会在下朝的时候在他耳边嘀嘀咕咕了。

没人给他念紧箍咒了。

李隆基内心甚至有几分怅然。

宋璟在的时候,他日日盼着宋璟不要在他耳边像个蚊子一样嗡嗡嗡,宋璟不在了,他反而怀念被念叨至双眼无神的样子。

李隆基这几天批奏折的时候总觉得不舒坦,不对,他不应该坐的这么舒坦。

这时候,应该有人念那些每天都重复的话,他甚至都能把那些话给背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