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你写的每一个字,都将承载别人的希望。”
她含泪点头,将花轻轻插进发间。
高原字院的第一堂课,就这样开始了。
多年后,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全球文明复兴白皮书》时,首页引用了这样一段话:
>“所谓仙者,非腾云驾雾,非长生不老,乃凡人以心承道,以笔载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者也。
>是故,俗人执笔,即是俗仙。”
而此时,在世界各地悄然兴起的“俗仙驿站”里,每天都有无数普通人拿起笔。
他们中有失学少年在桥洞下抄《论语》,有战地护士在帐篷里教伤员写名字,有宇航员在空间站用磁性粉笔在墙上练习楷书,有聋哑学校的孩子用手语“书写”古诗……他们的字或许歪斜,或许残缺,但无一例外,都在发光。
因为只要还有人愿意写,文明就不会断。
某夜,多吉梦见自己走进一间无边的教室。四壁皆为透明,外面是浩瀚星空。教室中央摆着一张讲台,台上放着一支崭新的炭笔。他走过去,拿起笔,转身面对虚空。
下面坐满了人??有古人,有今人,有地球人,也有异星面孔。他们都安静地看着他,眼神清澈如初雪。
他开口,声音不大,却传遍宇宙:
>“今天我们学一个字。”
>“它叫‘信’。”
>“左边是‘人’,右边是‘言’。意思是,你说的话,有人相信。”
>“而这,就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梦醒时,窗外星辰璀璨。
他起身披衣,走向书房。桌上摊开着一本旧日记,最后一页写着:“若有一天我不再能写,请替我写下去。”
他在下面补了一句:
>“不必替我,只管写你自己的。”
然后,他取出一支新炭笔,在空白页上郑重写下:
>“俗仙纪元,元年。”
笔尖落纸刹那,整座高原轻轻震颤。远山积雪簌簌滑落,汇成溪流,奔向青海湖。湖面泛起层层金光,仿佛万千星辰坠入水中,又被轻轻托起。
而在火星南极冰洞,那株“听”字形蓝花已然长成一株小树,枝叶舒展,每一片叶子都刻着不同的文字。树根深处,水晶碑裂口扩大,从中渗出一股清泉,顺着岩脉流向未知的地底世界。
泉声潺潺,如人在低语:
>“还在写。”
>“还在听。”
>“还在续。”
风穿过山谷,掠过湖泊,拂过城市与荒野,带走一个又一个字的气息。它不说话,只是不停地吹,把那些微弱却执着的声响,送往时间尽头。
谁也不知道这场书写将持续多久。
但总有人记得??
第一课,是从“听”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