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恰春归 > 第133章 赏花(第1页)

第133章 赏花(第1页)

端贵妃咬着牙:“你男人死了,你孩子也死了,而那些想要害他的人却活的好好的,你难道真的就看不见?”秦王妃冰凉的手指紧紧攥住衣袖。秦王与秦王妃成亲这两年,也算是夫妻情深,要不然秦王妃也不会悲痛到失去了孩子。秦王妃满腔悲痛正无处发泄,此时端贵妃这样一说,秦王妃更是将满腔愤恨都记在姜梨头上。秦王遇刺是因为去李家庄子见姜梨,若不是因为她,刺客根本无法得逞。端贵妃见秦王妃的模样,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她悠然叹了口气,“吾深居宫中,算是有心无力。但你不同,你若是想要惩罚几个人还不容易。”“母妃嘱咐得是,我明白了。”秦王妃恭敬的回话。端贵妃这才起身,该说的话她已经说到了,具体要怎样做,就不是她可操心的了。姜梨一大早就在花圃门前恭迎。薛明珠和王夫人本来是要陪着的,但内侍说太后本就只是散散心,陪同之人不必太多,又只好回去了。巳时,太后銮驾缓缓而来,跟在后面的,依次是皇后和各位贵女的马车。姜梨赶紧迎上前去,屈膝行礼,声音温和却清晰:“民女姜梨,恭迎太后、皇后娘娘,恭迎各位贵人。”她披着艾绿色镶白狐毛滚边织锦斗篷,露出里面鹅黄色绣折枝牡丹褙子,清丽出尘,带着矜贵之气。太后慈爱的看着姜梨,“不用多礼,快带哀家到你的花圃里看看。”皇后看到姜梨,也是一怔。她知道姜梨长得好,但像这般模样,依旧让她心里动了动。这样一个有趣又美丽的女子,若是能够许太子,就算太子后半生都守着皇陵,恐怕日子也有趣一些。身后的贵女们看到姜梨,亦是神情微动。只有罗静婉,趁着与姜梨目光相遇,朝她善意的笑了笑。姜梨带着太后一行往花圃中央的亭子里走去。那里已经点起了炭火,摆好了若干吃食。坐在亭子里,便可以看到大半个花圃,视野十分开阔。太后站在亭子里放眼望去,正好可以看到花圃后面的山林,冬日早晨天气寒冷,即使出了太阳,山林中也依旧浮动着白雾。山下的花圃并不是简单的田块,而是引入活水,按照田垄位置用太湖石、绿树做成屏障,划出了不同景致。太后眼里含着笑意,“这花圃布置得果然巧妙,姜姑娘在治园这方面当真了得。”“太后谬赞,民女哪里当得起这样的称赞。”皇后含笑不语,心里却有些疑惑。晏家在桃溪的庄子她曾经跟母亲来过,那时母亲跟她说起过晏家这片庄子是以桃溪为界,但现在看来,姜姑娘花圃的边界就是桃溪,难道这片花圃原来是晏家的。正兀自思忖,太后突然道:“皇后,你瞧这花圃的活水,引的是桃溪的水吧?哀家记得,晏家在桃溪有处旧庄子,当年晏行还带着老七来这里打过猎。”这话一出,皇后心里的疑惑瞬间有了答案。原来这片花圃,果真是晏家旧地!原来这里是一片桃林,母亲还带着她来看过桃花。“是有这么个庄子,应该就在姜姑娘花圃旁边,儿媳很久没有来这里,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已经不记得了。”皇后并不点破,笑着温和答道。姜梨坦然笑着道:“当初民女想要建个花圃,晏将军得知后忍痛割爱,将这片地转给了民女。”“原来如此。”太后点了点头,不再多问,扶着宫女起身,“这花圃看着意境清幽,哀家倒是要好好去走一走。”姜梨笑着带路,皇后和一众贵女起身跟在后面。众人顺着圆润的青灰色鹅卵石路往前走,转过一座太湖石堆叠的假山,眼前的景致骤然一变。平阳的冬日不缺花卉,但却是养在暖房中的花。像此处这般室外开满了花朵,极其难得。特别是居中那株垂丝海棠,开满了深浅不一的花朵,一团团、一簇簇,像是将春日的胭脂水粉都泼洒在了上面。众人皆是惊艳。姜梨笑着道:“这些花实乃绢花,主要是给大家图个乐子。”太后呵呵笑了起来,“你这丫头,把哀家都唬住了,还以为这天寒地冻的你当真把花神请了来。”众人见她说的有趣,忍不住都笑了起来。“不过话说回来,这花做的足够逼真,若你不说,哄一哄人还是做得到的。”太后走上前,仔细打量那株垂丝海棠。娇黄的蕊,粉白的花瓣,上面还滚动着水珠,真花也不过如此了。“这是你做的?”太后眼里带着赞赏,“有这手艺的,平阳可是找不出第二个了。”“本宫看这花不像娟也不像绸缎,不知是用什么做的?”皇后奇道。“这是干花,”姜梨笑着上前,轻轻摘下一朵垂丝海棠,递到皇后面前,“民女在春日收集各种形态的海棠,先经过晾晒去水,再用蜂蜜水浸泡定型,最后刷上一层薄薄的透明胶,既能保留花瓣原有的质感,又能抵御冬日的寒风,看起来便与真花相差无几。”,!皇后接过干花,指尖触到花瓣,果然带着几分自然的粗糙感,不由得惊叹:“竟有这般巧妙的法子!本宫在宫里见惯了绢花、绒花,还是头一次见这般逼真的干花。太后说的不错,你这手艺,在平阳当真是独一份。”众人见那些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刚好盛开,形态各异,十分逼真,俱是赞叹不已。姜梨笑着道:“太后说过要到民女花圃中来看这株垂丝海棠,民女想着花圃建成时,万一这株海棠没有开启不是扫兴,便提前将这些花做出来。”“春日摘花,到冬日花圃竣工,你为了这一日竟然准备了一年,”太后笑着道:“哀家真是有眼福了。”沈清沅走到另一株干花前,仔细观察着花瓣的纹路,轻声道:“姜姑娘,这干花既能长久保存,插在花器中必然也是好的。”姜梨点头笑道:“沈姑娘说得是。民女已经准备了一些。等宴后,民女送各位姑娘一瓶,还望各位姑娘不要嫌弃。”太后笑着拍了拍姜梨的手:“你这孩子,心灵手巧不说,心思也通透,日后这花圃定然能成为平阳的名圃。“太后吉言,民女愧不敢当。”姜梨笑着道:“日后若这花圃当真好了,也是沾了今日太后和皇后娘娘的光。”太后笑着用手指着姜梨,对皇后道:“你看看,姜姑娘说的话,可比哀家那些孙女好听。”皇后温和的点了点头,“太后看重的姑娘,自然是品貌出众的。”姜梨连道不敢,又带着众人往前面去。隔着一片篁竹,便听到水声,走出竹林,前面便是一个小潭。潭底是一块巨大的青石,靠岸的地方一些奇石凸出水面,虽是造景,却极其自然。潭水清澈见底,里面放着一些耐寒的锦鲤,或许受到惊吓,那停在水中的鱼骤然一惊,躲进了石缝中。站在这里,只觉比别处要清冷些。太后默了半晌,问姜梨,“这处不知是要养什么花?”姜梨道:“民女打算在这里养兰花。这处潭水清冷,又有奇石遮阴,正好合了兰花喜阴喜湿的性子。”太后点了点头,神情凝重,“等兰花开了,坐在潭边,既能闻兰香,又能听水声,还能看锦鲤游弋,定是极好。只是这个时候到这里太过凄清,容易引人哀思,并不适合久留。”姜梨真心道:“太后所言极是。民女先前只想着兰花喜阴,便选了这处潭边,却没顾及冬日里的清冷意境。等过几日,民女便在潭边育上耐寒的水仙,或许能冲淡几分凄清。”众人又绕过小潭,继续往前走。前面是用蔷薇花架隔开的一大块院子,里面种着茉莉。虽然不是开花的季节,但那些茉莉植株长得极好,嫩绿的一大片,看着生机勃勃。“姜姑娘种这么多茉莉,是想要做香料?”皇后温声问道。姜梨笑着点头,又摇了摇头:“回皇后娘娘,做香料只是其中一项用途。最主要的,还是想要做成盆景。茉莉夏日盛开时,比熏香更显自然”太后点了点头,“茉莉香味提神醒脑,还可窨制茶叶,做成浆饮也不错。”有几名贵女便想起了万花会上的茉莉花糕和浆饮,暗暗咽了咽口水。也不知那样的花糕和浆饮哪里有卖,日后问问姜姑娘,看知不知道上哪里能买到那样的花糕。看过了牡丹园,便到了暖房。姜梨上前掀开帘子,一股温润的暖意合着花香扑面而来,众人精神一振。暖房内只有牡丹和山茶,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珍品。贵女们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这么珍贵的品种,连一直最淡定的罗静婉,也被当中那株姚黄吸引,赏玩了许久。苏嬷嬷已经让人搬了把椅子过来,老人家不比年轻人,走了这么久,定然早已经累了。太后坐在椅子上,招呼皇后也一起坐下。与皇后一起,太后总是给足她脸面。“皇后,你可有看得上的花,哀家送你几盆。”皇后视线从花丛中一一掠过,逗趣道:“这些花儿媳都喜欢,要不太后全部送给儿媳?”太后笑着道:“可不能有这么贪心的。”众人便跟着笑了起来。姜梨笑着道:“要不就选株姚黄。这里最大的那株姚黄比太后那株虽然稍微小了些,但颜色却一点不输那株,最配娘娘的尊贵身份。”太后笑着朝皇后道:“你不是一直觊觎哀家那株姚黄,这株正好给你,也省的你日日惦记。”皇后故意嗔道:“太后!”太后笑了起来,“喜欢就是喜欢,这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姜姑娘,你这里还有什么适合皇后的,一同报上名来,我都要了。”“这株胭脂雪不知娘娘喜不喜欢?”姜梨指着正中央一株茶花。那株茶花皇后一进来就注意到了,和寻常的胭脂雪不同,花瓣呈渐变色,从边缘的深粉过渡到中央的浅白,花瓣中央的花蕊亦是纯正的金黄色。是茶花中难得一见的珍品。大概是自己刚才多看了一眼,便被姜梨注意到了。,!这姑娘眼力心思还真是敏捷。太后笑着望向皇后,“怎么样,这株你可满意?”“只要是太后给的,儿媳都满意。”皇后笑着道。太后呵呵笑着道:“那就这株了。”她随即朝着众贵女道:“今日哀家做东,你们每人都挑一盆:()恰春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