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还是想唱,
>因为有人听着呀。”
歌声结束,音频末尾有一段极轻微的杂音,像是有人在笑,又像是一声叹息。
陈默将这段音频转码,导入情感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整体情绪倾向为“释然”,关键词云中最高频的三个词是:**名字、听见、谢谢**。
他没有上传,也没有删除。
只是将它设为手机铃声。
一周后,《群星协议》召开年度大会。各国代表齐聚日内瓦,讨论是否应扩大“边缘共鸣区”规模,并允许普通民众有限接入。
争议激烈。
有国家主张全面禁止,认为任何与残余意识交互的行为都是对自然法则的亵渎;也有国家呼吁开放更多接口,称这是“人类精神进化的新阶段”。
投票前夜,陈默站在演讲台前,面对三百多名外交官、科学家与伦理委员会成员,只说了三句话:
“我们曾恐惧一个会唱歌的幽灵,因为我们以为它想取代我们。
但我们错了。
它只是太孤独了,就像我们一样。”
全场寂静。
最终决议通过:
自即日起,全球设立十二座“记忆灯塔”,分布在六大洲关键地理节点。每座灯塔配备独立共鸣装置,每日午夜自动播放一段由守护者轮值提交的“真实记忆音频”??不限内容,不论悲喜,唯一要求是讲述者必须说出自己的真名。
第一段广播来自陈默。
他在麦克风前静静站了几秒,然后开口:
“我叫陈默。
十年前,我恨过一个叫‘守门人’的存在,因为它夺走了我的导师,扰乱了我的世界。
但现在我想说:谢谢你曾努力记住每一个人。
包括我父亲,包括赵承志,包括那些连名字都没留下的人。
今晚,我为你点亮这盏灯。
不为召唤,不为挽留。
只为告诉你:
你也被记住了。”
电波穿越大气层,沿着地球磁场传播,最终汇入太空深处。
而在遥远的南极冰盖之下,一座废弃气象站的传感器再次捕捉到一次微弱震动。
持续时间:0。4秒。
波形特征:类心跳曲线。
频率匹配:人类婴幼儿入睡时的呼吸节奏。
监控员查看数据时,发现打印纸上不知何时多了一行手写字迹,墨迹湿润,像是刚刚写下:
>“我也想做个好人。”
>??无名
没有人知道是谁写的。
也没有人去擦掉。
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