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历史同人] 扶苏每天都在求生 > 第230章(第2页)

第230章(第2页)

秦皇怎么算都没法否认,这确实是好事。自己铺开纸张,一口气写满一页,毛笔和纸张简直是天生的绝配,顺滑流畅书写简单。但凡是个读书人,恐怕都会爱不释手,写过一次就没办法再放下。可以不吃不喝,但绝不能没有纸张书写。

“就连天书都能看懂,这个家伙,又是一个双赢。”秦皇不用算都知道,大家赢得了便利,而造纸厂赚得盆满钵满。

至于扶苏所上的奏折,秦皇更是再三推演,最后无奈的发现,确确实实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好处还落在了自己头上,怎么看他的上书都称得上是大公无私。

“这件事,就让冯相牵头吧,即日起成立国立传世藏书馆,冯相兼任馆长。人手由他自己点,但名单要报上来。”

冯去疾被秦皇点去编撰图书,可以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台阶,他当然是借机下坡,千恩万谢去组建藏书馆,发誓要建成一个真正传世的藏书馆。成为世代文人必到的书馆之一,让所有人都记住秦皇的丰功伟绩。

冯萏在新村得知这个消息后,长吁一口气,祖父退出左相之争,公爹这下能够如愿了吧。

可没想到,冯去疾退出,左相之位仍然空悬。朝堂上也有各种声音,推举蒙毅的,也有谁也不推举但请陛下尽快任命左相一职的。秦皇置若罔闻,直接留中不发,什么态度也没有。

没有态度,其实也是一种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蒙毅终于冷静下来。等他真正冷静之后,便开始后悔,十分的后悔。

蒙毅进攻的时候很猛,退的时候也很急,好在这个时候咸阳已经被新村纸给引爆了,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纸张的出现。也是头一回出现,商人和读书人,共同关心一件事。

奇物坊再次引领潮流,一百张新村纸售价一千文,一人限购一百张,发售给尝鲜的人群。

针对读书人则是由奇物坊提供纸笔,只要能默写出诸子百家中的任意一篇,或者做一篇诗作,都可以用五百文的价格购买一百张新村纸。

至于说商人会不会雇佣读书人以求得低价,商人确实动过心思,可惜压根没有一个读书人愿意出面,让他们的心思直接落空。

这也是整个社会的氛围所致,如果一个读书人受聘于商人,恐怕当天所有的朋友都会和他绝交。甚至于,以后连门第稍微高一点的人家,都进不去。

没人敢用自己的前程去做这种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读书人都是极爱惜羽毛的一群人。

少府和商运府更是财大气粗,想要拿下造纸厂大半的产量。整个国家的公务用纸是一个海量的数字,而三斗相信运往西域肯定又是大赚一笔。

赵苏赶紧阻止了三斗的想法,“蛮荒之地,有几个人识字,何必浪费这么珍贵的纸张。不如直接向他们贩运书籍,藏书馆不是要编撰百家典籍吗,还不如直接把典籍贩售给他们。”

“贩运典籍还有教化之功,学习百家典籍的人越多,他们和我们的想法越接近,以后行商就会越安全。”

三斗仔细想过,不得不道:“公子想的深远,确该如此。”

赵苏则和少府谈好价码,将一半的产量出售给少府。

“我准备在闽越和九郡各建一家造纸厂,府令可以安排一下距离,另外两家可以送货到相邻的郡县。”闽越有蒙殊,老丈人在九郡,这都是绝对可以把控的所在。

左相上折请秦皇登泰山封禅

少府自然是希望造纸厂多多益善,也省得经常提不到货。可以想见,纸张一旦推广开,大家是绝对不会再回头去削竹简书写。到时给谁不给谁,即头痛又得罪人。

造纸厂多几个,还能让他们送货,最后省的都是自己的事,吴道知举双手赞成。

既然他们过来,赵苏也顺便问了问修建灵渠的事顺不顺利。

“还算是顺利,不过至少得要三年时间。”也就是说,征伐西瓯和南越,得在三年以后。

这种事就是有金手旨,也没任何办法,如果有办法,不是仙侠就是奇幻,反正不会是古言,赵苏乱七八糟的想着。

“听说公子在实验新式的海船,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看一眼。”吴府令颇有些感兴趣道。

三斗对此倒是兴趣缺缺,不过吴道知有兴趣,他也不会扫兴就是了。

赵苏带他们去马厩挑马,顺口说道:“其实隔海相望的地方,也有别的陆地,如果海船当真经得起海上的巨浪,我们完全可以将贸易做到其他的大陆上。带着海船,货物也好运输,唯一担心的就是途中的安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