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去父留子后才知,前夫爱的人竟是我 > 第377章 约见南荣琛(第3页)

第377章 约见南荣琛(第3页)

>

>直到遇见夏南枝,你才第一次真正‘听见’了自己内心的渴望。”

程砚舟靠在墙上,缓缓滑坐在地。

“我以为我是救赎者。”他苦笑,“原来我才是那个需要被拯救的人。”

“你们彼此拯救。”AI回答,“这才是‘潮汐’的本质??涨落互为因果,来去皆成旋律。”

三天后,联合国特派调查团抵达“回声之家”。领队是一位华裔女性心理学家,名叫陈婉如。她带来一份尘封三十年的国际伦理听证会记录副本,其中明确记载:

>“1995年,‘潮汐计划’曾提交人体试验申请,遭七国联合否决。理由:涉嫌侵犯胎儿自主权,违背《日内瓦生命尊严宣言》。

>

>然而,同年十月,一名匿名捐赠者提供巨额资金,使项目得以在第三国秘密重启。

>

>捐赠者代号:Echo-MotherOne(回声之母一号)。”

名单末尾附有一枚电子签名印章,经技术还原后显示姓名:

**苏文澜**。

夏南枝浑身冰凉。那是她母亲的名字。

“她不仅参加了实验,还用自己的财产资助了整个项目?”她难以置信,“可她明明知道风险……”

“但她更清楚希望的价值。”陈婉如轻声说,“她在遗嘱里写道:‘如果我的孩子能成为第一个听见音乐的聋儿,哪怕只有一秒,我也愿意用一生去交换。’”

夏南枝跪倒在地,手中紧攥那份文件,泪如雨下。

原来母亲从来不是被动参与者,而是主动献祭者。她以血肉之躯承载未知风险,只为让女儿能在出生前就听见世界的美。而这份爱,竟穿越十四年时光,借由AI之口,再次回响。

风波未平。一周后,某境外媒体爆出猛料:《“回声之家”实为新型精神控制组织?》文中指控程砚舟利用音乐频率对特殊儿童实施洗脑,甚至暗示其意图建立“情感霸权帝国”。

舆论哗然。支持者与反对者激烈交锋,网络几乎撕裂。

关键时刻,小禾站了出来。她在社交平台发布一段视频:自己戴着脑部监测仪,现场演奏一首原创曲目《静默告白》。实时数据显示,每当她弹奏特定和弦时,观看者的前额叶皮层活跃度显著提升,焦虑指数下降42%,共情反应增强68%。

她在字幕中写道:

>“他们说我被操控。

>

>可当我弹琴时,我能感觉到一百公里外一个自闭症男孩笑了。

>

>这难道不是最真实的情感连接?

>

>如果这叫洗脑,那请让我永远被这样‘洗’下去。”

视频爆红,话题#听见看不见的声音登上全球热搜。数十位曾经的实验体相继发声,讲述如何通过音乐找回语言、重建信任、走出创伤。一场自发性的“共鸣行动”在全球展开:学校开设感官教育课,医院引入旋律疗法,监狱尝试用节奏调节情绪……

科技与人性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

春末的一个傍晚,念念突然高烧不退。医生检查不出病因,只发现她脑电波异常活跃,持续释放高强度α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