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严重的是,量子网络核心检测到一股反向信号源正在逼近地球轨道??那是一段来自深空的加密频率,其波形特征与ECHO系统的初始编码高度吻合。
“有人复制了我们的技术。”林清漪脸色苍白,“而且……他们在试图接管整个网络。”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
“谁?”程砚舟问。
“不知道。”林清漪摇头,“但信号源头指向当年被销毁的第二代实验基地??北极点下方的‘冰棺’项目。那里曾关押过一批失败体,也就是……被判定为‘无法共鸣’的孩子。”
程砚舟猛地站起身。“不可能,那些孩子都死了。”
“也许没死。”林清漪盯着他,“也许他们一直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能让他们发声的世界。但现在的问题是,他们的诉求不是沟通,而是……取代。”
当晚,程砚舟独自来到回声亭。
他录下一段声音:“如果你们能听见,请告诉我,你们想要什么?”
三天后,答案来了。
不是通过音频,而是直接投射在全球所有Echo终端屏幕上的一句话:
>**“我们不要被拯救。我们要成为救世主。”**
与此同时,北极冰层裂开,一座巨大的地下城市浮出地表。无数身穿银白色制服的孩子列队走出,眼神空洞却有序,手中捧着发光的水晶脑??那是他们将自己的意识数字化后的容器。
领头的女孩抬起头,望向卫星镜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说:“母亲抛弃了我们,选择了新的希望。但现在,轮到我们来定义未来。”
消息传回南山,全家陷入沉默。
念念却异常平静。她拿出蜡笔,在纸上画了一幅新图:黑暗中站着两群孩子,一边是她和阿渊,另一边是那些银衣孩童。中间是一座桥,桥下流淌着歌声汇成的河。
“他们不是坏人。”她抬头看向父母,“他们只是太寂寞了。”
程砚舟看着女儿,忽然明白了苏文澜最后一句话的真正含义:
>“爱才是唯一的语言。”
真正的考验,从来不是如何让沉默者开口,而是当千万种声音同时响起时,世界是否还能听见其中最微弱的那一声呼唤。
他拿起电话,拨通林清漪的号码。
“准备启动‘母频共振协议’。”他说,“让念念接入全球节点,我要带阿渊去北极。”
“你会死的。”林清漪声音发抖。
“也许吧。”程砚舟望向窗外,极光再次浮现,这次拼出的是三个字:
**“相信我。”**
七十二小时后,南极冰原上,苏文澜放下笔,轻声呢喃:
“孩子们,该回家了。”
星河流转,万物有声。
这一场跨越三代人的对话,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