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情形发生在所有拥有列车站点的城市,不到一个上午,列车要招工的消息就通过各种渠道在安全区传遍了!
第96章盘算“搞这么大的阵仗是不是有点太夸……
各地救援队的指挥官都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等列车招人的消息在普通民众之间传播开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会议室里吵了好几轮也喝了好几杯茶了。
八月天热,干燥,人心里的燥也难消。
刘喜又喝了口败火的菊花茶,把空了的茶杯往前一推,环顾一周问道,“所以列车这次招工咱们就不管了?”
刚听说N市有了车站那会儿,上面派了他来做开路的先锋官,后来来N市车站的人越来越多之后,也为了方便管理已经清理出来的区域,上面就又派了两人过来。
现在,N市站牌这边的安全区就由他们共同管理。刘喜负责继续带着队员们扩大安全区的范围,新来的两人则负责被救民众的安置和物资的管理。
这次事情一出来,在岗亭值班的队员就直接报上来给他们知道了。
从早上五点多到现在九点出头,他们三个除了穿插着处理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之外就一直在谈论这个问题。
列车之前升级增加车厢和站点全都是自己悄摸摸完成的,为什么这次会忽然招人?
若说是车上需要厨师,刘喜不觉得已经有了如此高的科技的列车会连一个懂厨艺会做饭的机器人都没有,他们现在这个时代科技还不是很先进都有会烹饪多种食物的机器人了,更别提科技文明明显比他们更发达的列车。
但若是不需要,那这次招厨师又是为了什么?总不至于是因为觉得人做的食物比机器做的更有灵魂吧?
以到现在为止列车一次都没有伤害过人类的态度来看,刘喜没有像是一些悲观主义者一样阴谋论,觉得列车是在找借口招人然后趁机做什么惨绝人寰的生化实验,但是对于列车招人的目的,他也确实是百思不得其解。
刚听到消息的时候,他们三个吃惊不小。
因为不了解情况,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等摸清楚了这次招人的情况再说。但看着网络上逐渐沸反盈天的讨论,和各处人群想要积极尝试的态度,他们也很快意识到了或许这次的事情没办法阻止。因为谁都没办法跟沸腾的民意作对。
但作为当地的管理者,什么也不知道就看着民众热血上头冲动的去做,刘喜他们三个又觉得不安。
思来想去,本来还在发愁,想着要不要联系下别的城市打听一下别人都是什么看法,却不想上面的指示就下来了。
站牌这边的安全区虽然是他们做主,但N市的最高指挥权却不在他们手里。上面有明确的指示下来后,三人这才有功夫坐下再喝一杯茶。
听到刘喜的问话,其他两人也把茶杯放下。
“不管了,管也管不住的吧!”
“再说上面都说让先静观其变了!”其中一人道,“估计是跟其他城市一起商量好的,我们也先看看再说。”
……
如他们所猜想的一样,其他有站点的城市确实也都收到了上面的指示,不再对列车招人这件事进行人为的干涉。
于是,等到中午的时候,附近几个城市能知道的人就已经都知道了。甚至有些远在其他安置点但消息灵通的人也收到了消息。
“要厨子,有说过要什么样的吗?我开饭店开了二十年,能去试试吗?”
“能,咋不能去试试?试试又不要钱,万一试上了,以后就有保障了!”
“兄弟,什么保障?你有什么内部消息?展开说说?
“没什么内部消息,但你想着万一真的用到你了,还能亏待你?别的不说,做了厨子总不会缺吃的吧?”
“要是能在列车上工作,不用花车票钱就能去各种地方,在车上自己的安全也有保障,不也很好么?”
“我就是这么想的,我已经告诉我妈了,想让她去试试,她从小就做饭,到现在做了四十多年,做的东西味道不比外面饭店里的差,凡是尝过的人就没有不说她手艺好的。”
“我爷爷今年六十多岁快七十了,一直是我们附近村子红白喜事宴席的掌勺师傅,我也告诉他了,让他去试试。”
“老人家年纪那么大了,早过了退休的年纪了,能干得动吗?”
“怎么不能?我爷爷身体比我都好。我们农村的老头老太太常年劳作,很能吃苦,就是子女孝顺,他们也闲不住,七八十还下地干活儿的大有人在。想让他去倒不是嫌弃老人,希望老人能挣回来多少东西,只是觉得车上比家里更安全,也省得老人总是觉得在家唉声叹气,好像拖累了我们一样。”
“要不是我只会煮面条,我也想去试试看了……”
……
生活中类似的讨论很多,还有信号的B市网络上相关的讨论更是不少。
【既然不限年龄,我打算让我们全家从老到小全都去试试。万一有一个能成也好啊!】
【我媳妇做饭也好吃,但她在犹豫要不要去,她要是去了,家里的两个孩子就没人看了。】
【能去就去呗,难得的机会,下次还不知道有没有呢!兄弟,要是你媳妇能被看上,她去上班,你在家看孩子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