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为民挨了一顿骂,这才收敛了些,只是吃过饭坐在窗边得时候脸色依然不好看。
黄丽萍起身和儿媳妇一起出去洗碗,对自家多愁善感得老头只能眼不见心不烦,一边出门还一边嘟哝,“就算是下雪了你多叹两口气又能怎么样?老天爷就能不下了么?你能管得了么?老头闲着没事儿干,总是操多余的心!”
事实也证明多愁善感确实没用,大雪下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转成小雪,小雪又下了一整天,直到晚上才停。
雪虽然不下了,但天依然阴沉沉的。从车窗往下看去,只见白茫茫的一片。
虽然在车里感受不到,但看着外面的树影,也知道大风肆虐,温度骤降,好在车里恒温,四季如春。
上车的乘客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裹着厚厚的大袄,从头到脚都捂得严严实实的,上车脱下,下车之前再穿上。
陈景安已经带着两个保镖在车上断断续续地住了两个多月了,刚开始是怕遇到飞鸟袭击不敢回家,上个月驱鸟药剂研究生产出来他回去了一趟,挨了爷爷一顿骂后又回来了。
比起冷冷清清的西山,呆在人来人往的列车上显然更有意思。每天在各个城市里转一转,听一听各个乘客讲述的故事,了解一下各地的情况,比在山里闷着有趣多了。
知道他的想法,陈家大哥和陈老爷子都挺支持的。家里最小的这个小子,从小被保护的太好了,很有些傻大胆的模样,若是这一路能见见人间疾苦,也算一种成长。
陈景安就这么开始了自己这一趟别开生面的“游学”。也就是他们家目前在各地还都有生意,贡献也够大,因此不缺晶核才能让他这么造。
不过陈景安这一路也不只是吃喝玩乐,偶尔还帮家里的兄姐在各地递递消息,这样付出了劳动再拿家里的钱也安心一些。
殊不知就是这点体贴让陈家大哥和陈老爷子背地里很是感慨,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觉,更觉得让他在外面多看看是正确的了,毕竟他之前从家里大笔地领零用钱的时候可从来没有哪一次不好意思过。
对此,陈景安一无所知。
在车上的房间虽然不如他在家里的房间大,但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也习惯了。现在的陈景安看着窗外被大雪覆盖的土地,脑子里想的全都是怎么把爷爷从别墅里拐过来。
西山夏天凉爽,冬天阴冷。对于早些年吃过苦患有风湿病的老爷子并不算个好地方。因此,从天气开始变冷的时候起,陈景安就一直琢磨着带老人来列车上生活。
列车上冬暖夏凉,生活便利,虽然车厢比起别墅小了些,但真的是个好地方。
对于别人来说,一直呆在列车上所耗费的晶核是个天文数字,但对于他们家来说,却是完全能供应得起的。
现在第一场雪已经落下,想到每逢阴雨天气家里老头都强忍着关节痛,等雪一停,陈景安就在A市下了车。
A市城区和西山之间的路前段时间已经通了,陈景安找了运输队的负责人,蹭着车回了西山。
第136章来客“还有虾和螃蟹?”
坐在车上一路奔波,下了车又带着两个保镖翻了半座山,直到天彻底黑了,陈景安才到别墅门前。
许久不见,陈景安难得有些近乡情怯。
别墅二楼和三楼都黑乎乎的,只有一楼大厅里亮着灯,隐约能从窗户看到里面有人影走动。
陈景安在门口整理了一番衣襟,看着身上上上下下都还算合体,脸上才露出一抹笑。
摸了摸干瘪的肚子,想着爷爷应该正在吃饭,他三步并作两步上了台阶。
随着脚步走进,屋子里的声音也越发清晰起来,陈景安甚至隐隐约约还听到了爷爷难得的笑声。
以为是兄姐们也回来了,陈景安一边快步上前一边高喊道,“爷爷,我回来啦!”
别墅的大门被一把推开,里面的说话声同时一滞。
陈景安一眼看到坐在客厅沙发上的人,愣住了。
正在接待客人的陈老爷子也没想到小孙子竟然一声不响地回家了,也被惊呆了,但惊讶之后却是止不住地惊喜。
虽说孩子长大了,也盼着他能在外面闯荡一番,但是孩子平安回家来,哪能不高兴呢!
看到小孙子站在门口,陈老爷子高兴的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小七?怎么这时候回来了?也不跟家里提前说一声?怎么回来的?吃饭了没……”
老爷子心情激动,一边问着一边猛地从沙发上站起身,却止不住地踉跄了下,又被身边的人稳稳地扶住。
陈家老二也是陈景安的父亲稳稳地托着老爷子的胳膊,虽然目光也止不住地往儿子身上瞟,嘴上却道,“您老着什么急啊?小七又跑不了!”
老爷子虽然被小儿子教训了,但是眼睛却依然黏在小孙子身上不放。
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头老太的命根子”。陈景安虽然是小孙子,却也是陈老爷子的命根子。
早些年年轻的时候,陈老爷子在外面闯荡,家里的两个儿子基本上都是老妻带大的,等他事业有成有了些许闲暇管教儿子的时候,儿子们都已经大了。
后来大孙子们陆续出生的时候,也正是家里的产业在两个儿子的帮衬下大肆扩张的时候。陈老爷子为了家族产业能后继有人,虽然也经常管教,但相处却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