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列车工作人员的家属跟普通乘客呆的不是一个地方,即使上了同一辆车,若是对方呆在房间里不出来,他们也很难判断人到底在不在车上,更别提完成观察的任务了。
但如果再找人到景明山打听详细信息,基地之间离得这么远,来回也是浪费时间。
两边都去找人的话,这阵仗也太大了。张崇光想到上面之前说的找人时尽量保密的原则,有些发愁。
正当他发愁的时候,却听到了敲门声,接着在村委会门口执勤的卫兵掀开门口的棉帘子领着一个人进来。
“报告,这位同志说是赵主任让他来的。”
张崇光抬眼,就看到一张熟悉的脸,有些惊讶地问道,“是青山啊,赵文让你来做什么?”
张崇光很早就来小赵村了,和村民们都共过事,虽然不能说已经把小赵村的人都认全了,但是如赵青山一般的积极分子还是能对上名字的。
“是我!”赵青山呲着牙,“张队,文哥说你要找个南河县姓蒋的人,让我来看看认不认识。”
“哦,对,是有这个事儿。”张崇光这才想起来之前自己跟赵文说过的事儿,“我都忙忘了,原来赵文之前说的那个人是你啊!”
既然是熟人,也没必要客气客气寒暄。张崇光直接把桌上的纸张递过去,“你看看,就是这个人,你认得不?”
赵青山接过,看着纸上的照片皱了皱眉,回答,“我确实认识过一个跟这个很像的人,也姓蒋,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名字。”
张崇光没想到自己身边竟然还真有人认得,惊喜道,“真认识?你具体说说!”
看张崇光这么激动,赵青山就把之间与蒋家人的几次接触都说了,“……但我们只见了那么两面,也没通过姓名,所以不能确定。”
虽然他说不能确定,但张崇光想到之前刚挂断的两通电话,却忽然间觉得事情说不定还真的就这么巧。
他把其他的几张写着资料的照片拿来,“你看看,这几张呢?认识不?”
赵青山看着那几张照片,这次敢斩钉截铁地说了。
“认识!这就是蒋叔一家!”
如果说是一个人长相相似他还不能保证,毕竟他和蒋叔的女儿就只见过一两面,但长相和照片都相似的一家人,认错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更别说他和蒋叔夫妻不止见过,后来还一起坐车去了B市火车站,在一起呆了好几个小时。
张崇光精神一振,“那你知道他们现在在哪儿不?尤其是这位女同志?还活着吗?”
对于这个问题,赵青山虽然后来跟蒋家人几乎没有接触,但也听村里其他人提起过。
“肯定还活着呢,听说他们一家应聘上了餐车的工作,搬到车上去住了,之前还有村里人跟我说在车上见过他们……”
听到这话,张崇光的心定了,这跟N市那边传来的消息对上了。
一个人的说法有可能不准确,但是两个人都是一样的说法,被误导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想了想,张崇光决定直接向上汇报。
他拉扯着赵青山坐下,又喊来秘书,“你把刚才说的话再说一遍,让秘书记录一下。”
等秘书记录的时候,他自己也坐在一边,把今天听到的两通电话的内容写成了书面报告,最后和秘书写的那一份一起用传真机发了出去。
……
蒋倩的信息就这么出现在了国家救援中心的会议桌上。
“……确实是挺巧的。”
虽然报告的内容很有限,毕竟赵青山知道的消息也不多,但整理汇总之后,蒋倩想掩饰的一切几乎都无所遁形。
“他们到达机场没多久,A市就出现了列车。”
“他们一家就在列车上工作。”
“列车刚开始往南行驶,他们的亲戚就在N市。”
“箱子上还正好有跟这姑娘一模一样的指纹。”
“……”
虽然这些事情单独看起来好像都只是巧合,但是一旦联系起来想,就会变成一张大网,把蒋倩笼罩地严严实实。
她的那些躲藏的小把戏在参加会议的这些人眼里根本不够看的。只看报告,他们就已经确定了,这确实是他们要找的人。
有性子急的人已经迫不及待了,“我现在就派人去列车上找人。”
以前他们不清楚列车的底细,现在知道背后就是一个小姑娘在操控,那还等什么!
但也有人不赞同立马行动,“小姑娘瞒了这么久,明显不想让人知道。人家做了这么多事,严格说起来一直都在帮助我们,你这么急哄哄地去,把人吓到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