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并不是一个很有绘画天赋的人,但她对镜头景深、对光线的敏感,她挑选了几幅较为关键的分镜进行绘制。
等到李竹卿敲门时,分镜已经画好了一两张。
“楠楠,今天的开工时间快要到了,怎么还……”
李竹卿说着说着就没了声音,她定定的看向墙上的分镜。
“这是?《酷女孩》的分镜?”
林楠没有回答,反而询问起了李竹卿,“你觉得,《酷女孩》改名叫《水果硬糖》怎么样?看起来甜美的水果糖,吃起来却要分外小心,稍有不慎就会划伤。”
林楠在墙上还没画上分镜的纸上写上了《水果硬糖》四个字,“孩子们是甜美可爱的水果硬糖,如果受到了不应该存在的伤害,他们也会进行反击,‘回报’伤害他们的人。”
“《水果硬糖》……”
……
等了一会没等到人的黄昭玉和来帮忙改剧本的港岛编剧米振军都一起到了林楠房间。
“楠楠、竹卿,怎么了?等你们半天没消息。”
“小玉,楠楠说想给剧本换个名字,但我们都觉得这个新换的名字有哪里不太对……”
“新名字是什么?”
“《水果硬糖》,是想表示虽然外表看起来甜美,但内里是坚硬的。”
“好像……”黄昭玉听着感觉没什么不对,正要赞同,米振军突然出声阻止。
“我觉得很不妥,”米振军接受的是较为传统的文学教育,他把来帮助林楠修改剧本当做聘师爷,说话做事总是带着一种为主家做事的感觉,“林小姐,你这个名字起的不像你之前的水准。”
林楠语塞,她其实是自己想了好几个,但感觉没有原版顺口,就想要改回去。
“这个名字非常不行,水果硬糖是什么?是廉价的工业糖精和香精勾兑,称斤卖的,只有小孩子才会喜欢的东西。”
“那么,用在这部电影里面,是不是就是在暗示,未成年就是廉价的,随处可见的,对于成人来说可以随意丢弃的东西呢?”
“这个名字把未成年女性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物品,我看过林小姐的剧本,总体来说,是站在女孩子的立场,批判那个恋童癖的男性的,但这个名字一出来,立场完全改变了。”
米振军越讲越觉得痛心,这和林楠剧本描写简直就是背道而驰。
林楠听得一愣一愣的,她想了,但又没想到这么多这么细。脑海中关于这部电影的评价,都在说这个名字选择的非常好,体现了这个又体现了那个。
她没有看到说,认为这个名字这种称呼带有强烈的物化、性化未成年人的不良倾向,想到这里,她打了一个冷颤,原来男凝从名字就开始了——
作者有话说:今天醒来看到有位宝宝问我,用D老师改剧本,算AI写作吗?
我不知道这位宝宝能不能看到这里,但我想和大家解释一下。
我本人不是专业编剧,但我写了一个会写剧本的主角,所以我很多时候都是根据网络流传来写的,那D老师就给我提供了剧本格式。
然后我也会用D老师查一下资料,虽然有时候要二次确认。我不避讳这一点就是我问心无愧,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想自己写的,这里也很感谢D老师作为AI的客观评价。
我从来没有想过,《水果硬糖》这四个字作为片名,其实是在暗示物化。我豆家,知家都搜过影评,没有一个人说这句话,我一度以为这就是制片人的灵光一闪,是D老师这个死板又放飞自我的AI提醒的我。
我有了这个意识再去看这部片子,怪不得要下架,根本不是因为什么太过于血腥,而是这部片子就是派给那些LTP看的,整个拍摄视角全部定在那个LTP杰夫身上,我真的就是一身恶寒,如果还在上映,我是会去举报的。
所以,《水果硬糖》这部片子,我会改一个名字,当然,是我自己起的。
我从来不认为AI可以代替人类写作,但AI可以帮助人类找到漏洞。
第55章
《水果硬糖》这部电影下方评论最新的是2025年,这部电影是2005年,整整二十年的隐晦凝视,怪不得电影中女性主演后面的发展如此的不顺,之前她还觉得很奇怪,女演员的表演是很合格的,怎么会没有好的发展呢?
原来是因为这样,哈,哈哈,真是太可笑了。
想到这里,林楠伸手将墙上写了名字的纸张摘了下来,撕成了碎片。
“米师傅,多谢你,我没有想的这么深入,”说着,林楠就向米振军鞠了一躬,“如果不是你及时阻止,我把这个名字当做正式的报上去了,等我回过神改了,这个污点依旧存在。”
闻言,李竹卿和黄昭玉也轻轻鞠躬,“米老师,真是谢谢你了。”
“哪里哪里,哈哈哈,林小姐请我来不就是为了在一些不懂得地方我可以补漏吗?”
米振军才来了三天,粗粗和林楠打了照面以后,就在和剧组交际,回房间看剧本,没怎么和林楠说过话。
这边一聊就帮了忙,心里也是喜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