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的压力是地面上的几百倍,几千米深的水域,周围的水压能把钢铁榨成铁皮。
北老牛仔嘆了口气,
“唯有最精尖的潜水器才能下潜到这种深度。”
“人类歷史上最强大的潜水器叫做迪里雅斯特號,1960年它曾到达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深度超过一万米。”
“这是一种独特的『水下气球”潜水器,利用钢製的潜水器,和船一样的浮筒组合而成,外壳上连针孔大小的渗漏都不存在。”
“迪里雅斯特號只能像电梯一样垂上垂下的运转,但在此之后的半个世纪里,再没有任何潜水器能够做到这种程度。”
“而笔记主人,却能够在海底自由活动。”
听到这些讯息,眾人表情各异。
这该是怎样的躯体啊?
全盛时期的初代种龙类,恐怕也不过如此了。
【隨著下潜越来越深,周围已经彻底没有半点光亮。】
【生活在这里的鱼类视觉已经完全退化。】
【它们靠著嗅觉,以及对水流的感知捕食或者生存。】
【直到水下八千米左右的区域,朕终於察觉到了明显的异常。】
【前方大约三公里处,有部分水流似乎在特意“避开”某些区域。】
【就像是从山顶落下的瀑布,砸在了一颗石头上,於是被迫往两边分开。】
【但感知范围內,那里却什么都没有】
“三公里?八千米深的水域,还能探查三公里?”
施耐德吃了一惊。
原本他还以为皇帝此行是大海捞针,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结果怎么看上去像是带了一套水下声吶雷达系统在身上?
“据说部分深海鱼的侧线系统高度特化,可捕捉极微弱的水流波动皇帝可能也是依靠类似的方法,感应环境的。”
愷撒说,他以前读过杂誌上的相关报导。
“自適应感知系统?”古德里安呆了呆,然后问道,
“诺玛,水下八千米左右的鱼类,能探测多少米范围的水流?”
诺玛回应:“水下八千米范围,属於完全黑暗区,侧线神经丘最高可以捕捉10-30米范围的水流变化,用於探测猎物或天敌动向。”
“30米,三千米,那就是一百倍啊——“”
眾人面面相,对皇帝的威能再一次有了清晰的认知。
三千米外的水流,干扰因素实在太多太多,哪怕能够接收到相关信號,也必须要通过无与伦比的分析能力,才能分辨出其中的细微差別。
【看来就是这里了。】
【朕靠近那片区域,忽然视线一亮,像是进入到了一处全新的空间。】
【黑暗一扫而空。】
【朕仿佛瞬间从海底来到了半空中,脚下踩著一座云涛流转的巨型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