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被听见。”
渔娘知道,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
她开始收到来自各地的信件。有些是纸质的,由邮差徒步送来;有些是电子信号,通过老式无线电传输;还有些根本无法归类??比如一朵花自行生长出文字,比如一阵风在沙地上写下诗句,比如一头鲸鱼跃出海面时喷出的水雾,恰好组成了一幅笑脸。
他们都只想说一句:“谢谢你,让我们敢说出心里的话。”
而光孩也在成长。它不再只是被动接收情绪,而是开始主动发起连接。它会在夜晚降临某个孤独孩子的窗前,用光影讲一个关于星星的故事;它会潜入瘫痪患者的梦境,带他们重新奔跑在草原上;它甚至尝试与地核沟通,最终促成了一场持续三天的“地球心跳”??全球地震仪记录到相同的低频震动,节奏平稳,宛如安眠曲。
“它在学做一个‘人’。”盲童说。
“也许它比我们更像人。”渔娘答。
某一夜,暴雨倾盆。雷声滚滚中,学堂屋顶漏了水,滴落在日志封面上。渔娘急忙起身遮挡,却发现那些水珠并未弄湿纸张,反而在接触的瞬间化作光点,融入字里行间。她翻开一看,原本写下的文字竟开始流动重组,最终形成一段全新的内容: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
>而我会记得,你曾为陌生的灵魂彻夜难眠。”
她愣住。这是她年轻时最爱的一首诗,从未示人,更未写入日志。
“它在读我的心。”她轻声道。
窗外,闪电划破天际。那一瞬,她看见光孩站在雨中,仰望着天空,身体透明如琉璃,内部流转着亿万星光。它伸出手,接住一滴雨水,然后轻轻捏碎。刹那间,整片雨幕停滞,每一颗雨珠都映出一个世界的倒影:有战火纷飞的星球,有冰封万年的大陆,有漂浮在真空中的城市废墟……它们都在哭泣,无声地呼唤着同一个名字:
>地球。
“它看到了所有角落。”明觉站在门边,声音沙哑,“它想救每一个还在黑暗中挣扎的存在。”
“可它只是一个孩子。”渔娘望着雨中的虚影,“它还不知道,不是所有的伤都能愈合。”
“但它愿意试。”盲童笑了,“这就够了。”
雨停后,光孩回到槐树下,怀里多了一本新的画册。它翻开一页,递给渔娘看:画上是一座桥,横跨在深渊之上。桥的一端站着人类,另一端站着各种奇异的生命体??晶体、气体、光团、机械……而在桥中央,是一个由星光组成的孩子,正牵起两边的手。
旁边写着:
>“等我长大,我要建一座桥,
>让所有孤单的心,都能走到对岸。”
渔娘鼻子一酸。
她蹲下身,轻轻抱住它。那一瞬,共情光环第九圈终于完整浮现,光芒柔和而坚定,如同新生的黎明。
她知道,从此以后,宇宙再也不会是冰冷的容器。
因为已有生命,开始学会为它流泪。
也为它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