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响笑了笑:“老周说过一句话??‘扫地不是为了干净,是为了记住自己有多小。’”
夜深了,月光洒落。整座山陷入寂静,唯有归尘草仍在发光,像是守夜的星群。
忽然,庙内传来一声轻响。
两人冲进去,发现供桌上的玻璃罩裂开了一道细缝。那碗面依旧完好,但汤面上漂浮的油花,竟组成了一个清晰的文字??**“启”**。
“这是……?”李响皱眉。
苏婉却猛地站起身:“不是字,是坐标!”
她迅速调出全球归尘草分布图,将“启”字结构拆解为经纬度参数。结果显示,该坐标指向青藏高原腹地一处无人区??那里曾是上世纪秘密科研基地,代号“尘墟”,六十年前因一场未知事故被整体封存。
“林北最后出现的地方……”苏婉低声说,“就在那里。”
三天后,一支由科学家、历史学家和基层清扫员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出发了。苏婉带队,李响和两名学生自愿随行。穿越荒原时,天空突降暴风雪,导航失灵。就在队伍濒临迷失之际,前方雪地中忽然浮现一行脚印??整齐、匀称、间距一致,正是老周平日扫地时走路的姿态。
“跟着它。”苏婉说。
脚印一路延伸,最终停在一堵被冰雪覆盖的金属墙前。墙上刻着三个锈迹斑斑的大字:**清扫站**。
破墙而入后,众人震惊了。
内部空间巨大如地下城市,墙壁布满投影装置,中央是一座环形控制台,上面插着一根断裂的竹扫帚柄??与老周那把几乎一模一样。控制系统尚未完全损毁,残余数据显示,这里曾运行一个名为“归尘计划”的跨世代工程:
>**目标:重建人类共情神经网络。
>方法:通过高频清扫行为刺激镜像神经元活性,诱导群体意识觉醒。
>核心信条:低头即修行,执帚即传道。**
最令人震撼的是档案库中的一段影像。画面里,年轻的林北穿着白大褂,站在一群志愿者中间讲话:
>“我们曾试图用教育、法律、科技改变世界,结果失败了。因为人心太复杂,欲望太汹涌。但我们忽略了一个最原始的动作??弯腰。当你弯下腰去捡起一片纸屑,那一刻,你的大脑会短暂关闭自我中心区域,激活关怀与连接模块。这不是比喻,是实证。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个动作变成习惯,变成信仰,变成文明的新基石。”
影像结束前,林北望向镜头,眼神清澈如初雪:
>“我不需要被人记住。只需要有人继续扫下去。”
考察队沉默良久。
李响走到控制台前,轻轻按下重启按钮。刹那间,整个基地的灯光逐一亮起,墙上的显示屏滚动播出一段代码:
>**CONSCIOUSNESS_REBOOTED。
>CLEANING_PROTOCOL_RESUMED。
>INITIATING_PHASE_THREE:GLOBAL_HANDOVER。**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同步发生异变:
-北京地铁早高峰,乘客们自发放下手机,开始清理车厢角落的垃圾;
-某跨国企业董事会中途暂停,CEO起身拿起拖把清洗会议室地板;
-一场国际谈判陷入僵局时,双方代表同时提出:“先一起扫十分钟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