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军民两用性
给叶琛在工商部安排了职位后,鲁锦就让他先回去了,接著又让侍卫带走了玻璃工坊烧制的所有实验器材,然后就带著陶广义再次去了旁边的一间火工工坊。
这间火工工坊原本是用来给那个机加工车间做配套的,主要负责锻造一些铁製零件,或是负责给加工好的零件做热处理。
当然,这间火工工坊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研发蒸汽机。
鲁锦刚到这里就见到有一台重达上万斤的三辊卷板机,正在將轧制好的钢板捲成圆筒形,捲成筒子之后再送到一旁的钻床上,沿著钢板的边缘钻出密密麻麻的孔洞,这都是准备用来安装铆钉用的。
只不过因为没有合金钢刃具的缘故,钻床和各类工具机上用的都是使用渗碳法製作的高碳钢刃具,虽说切削一般的生熟铁和黄铜没什么问题,但刃具的磨损实在是太快了。
就拿这台钻床上使用的麻钻来说,打不了十几个孔就要换一根钻头,然后把废钻头交给其他工匠拿去打磨锋利再继续使用,完全是把这些刃具当作消耗品在用,不过这也是现在没办法的事情。
鲁锦当即对身边的陶广义问道,“蒸汽机搞的怎么样了?”
陶广义立刻介绍道,“回陛下,我们之前按照陛下教的模型,重新设计了正式的图纸,然后先用木头做了个等比模型,完善设计之后,再把所有零件一样一样逐渐替换成金属零件。
“目前气缸和活塞我们已经完成,气缸使用铸铁毛胚,然后精加工製成,因为之前做大炮的水力鏜床技术已经成熟,做这个气缸倒是没遇到什么困难,无非是直径大一些而已,哦对了,我们用的是350毫米的气缸直径。
“两端的汽缸盖用螺栓固定在缸头上,接缝处用浸泡了煤焦油的毛毡垫片密封,密封效果很不错,我们做过密封实验,起码没有漏水。
“活塞板也是铸造毛胚,再精加工而成,活塞杆是锻造加精加工,这都没什么问题,唯一的困难就是陛下说的那个球墨铸铁材料的活塞环,我们一直搞不定,做出来的活塞环几乎没有弹性,勉强装进去,磨损和噪音也都特別大。
“故而臣最后做主,让他们换成了黄铜材质的密封环,效果也是不错的,啊,这个就是样品,陛下要將其取出来看看吗?”
“不必取出来了,让它转一下看看即可。”鲁锦看著眼前巨大的活塞连杆和重达千斤的飞轮说道。
“是。”
陶广义答应一声,当即招了招手,几个工匠立刻过来吃力的转起飞轮来。
直径一米六的巨大铸铁飞轮,在几名工匠的转动下逐渐加速,开始缓慢的转动起来,与飞轮相连的活塞连杆,也在飞轮的带动下开始往復运动,等於是把蒸汽机做功的运动倒著来了一遍。
鲁锦靠近仔细听了一会,发现活塞和气缸壁摩擦的声音並不大,听起来还挺顺滑的,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问道,“里面加润滑油了吗?”
“加了,特意用的蓖麻油,陛下不是说蓖麻油可以当作高温润滑油使用吗,这里就是油壶,只要机器运转起来,油壶就会通过一根线不断的往连杆上滴油,用来润滑里面的零件,减小摩擦,而且活塞在装进去的时候,本身就涂了不少润滑油了。”陶广义当即指著气缸旁边放著的一个油壶介绍道。
鲁锦凑近看了看,这才满意道,“不错,看得出你们很用心,气缸和活塞这对最重要的零件没问题了,锅炉的进度怎么样?”
陶广义当即又一指旁边不远处,角落里摆著的一具铁桶,那铁桶足有现代常见的汽油桶那么大,黑沉沉的,就像是一口大水缸,上下两端都有盖子,接缝处密密麻麻的打了六排小铆钉,打眼一看,就有『多铆蒸钢內个味儿了。
“这就是我们预先製作的一具实验品,主要用来实验铆接工艺是否满足密封要求。
“眼前的这口小锅炉,使用五毫米厚的轧制熟铁板卷制而成,接缝处全都打了孔,內衬五毫米厚的打孔铁条,將接缝与衬板对接后,再用三排直径八毫米的铆钉,使用热铆工艺交错式铆接。
“按照热胀冷缩的原理,铆钉冷却后会自然收缩,將两层铁板紧紧的夹在一起,使其达到密不透风的效果,不过就这臣还是觉得不放心,又让精通钎焊的工匠,用铅锡合金在接缝处钎焊了一遍,將铅锡融进接缝里,以此来增加密封效果,最后做出来便是这个样子了。”
鲁锦闻言暗自点了点头,事实上在没点出焊接科技树前,铆接就是最容易实现的一种密封『焊接工艺,早期的铁甲舰、战列舰等大型铁船,也是靠铆接工艺製造的,想要达到水密效果,无非就是用的铆钉多一些,密一些,然后几排铆钉交错排列,见缝插针,只要打的铆钉够多,就足以达到一定的密封效果。
当然啦,这种工艺也不是真的一点水都不漏,不过早期钢铁轮船,一般都配有抽水泵,只要及时把漏进船舱的海水抽出去,就能保持船身继续漂浮航行。
用这种工艺製作的蒸汽锅炉,虽然无法承受高压,但只达到瓦特那种程度的低压蒸汽机,已经完全够用了,至於高压蒸汽机,等以后找到橡胶,製作出输气软管,搞出乙炔气焊来再做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