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盘江水乡的项目一放就是七个月。
一直说要动,一直没有动静。
处理方法我早就在白门口给李青松说过。
也不知道李青松是怎么想,一个政策七个月落实不下去。
七个月时间,他在西靖市干得轰轰烈烈的一件事就是大扫除。
将街道卫生打扫了一遍,更换或者增加了几个垃圾桶。。。。。。
这种方法,的确是许多新领导上任的惯用招数。
陈少平到荣江县担任县长的时候就用过,而且还当街开除了城管局长。
的确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那是在荣江县城。
本来就是一个脏乱差的小县城。
李青松掌管的西靖市,那可是金江省第二大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城市人口超百万!
又是在GDP连续暴跌的前提下。。。。。。
李青松作为最终大老板,竟然来打扫卫生?
西靖需要的是打扫卫生吗?
当然,那个时候,李青松的谋臣陈公台还没有来。
陈公台来了就不一样了,有事让我去白门楼,见的永远是陈公台。
李青松开始见不到了。
见不到李青松也有好处。
狗日的骂人凶得很,劈头盖脸,狗血淋头。。。。。。
陈公台好的一点就是不骂人,但阴险狡诈,说话云里雾里的,需要去猜。
白门楼迟迟没有动静。
市政府这边也不能干等。
按照最初的,严格意义上的权力划分,搞经济就是政府的职能和权力。
再有一段时间,曾经一度强调的是“党政分离,让政府更好地去实现调控经济的职能!”
那个时候,市长也好,管委会主任也好,都是很风光的,权力大,说了就算。
也是在那个时候,党政一把手之间会出现矛盾,反正大家在级别上平起平坐,权力上各有制衡。
但后来,一切就是书记说了算。
老大就只有一个。
老二却有两个。
老三。。。。。。没有老三了。
一大二小之外,其他的都是兵。
哪怕是常务。。。。。。也是兵!
吕东方是多年的行政领导,对发展经济其实很有一套的。
在安明当了八年的常务副市长,不说将安明带上一个新高度,也至少稳住了基本盘,在大风大浪之中屹立不倒。
看得出来,他来西靖市当市长是很想有所作为。
这大概是他最后的领导光辉了,他已经五十四岁了。
五年之后,基本是到政协或者人大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