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命由我(快穿) > 古代文原女主5(第1页)

古代文原女主5(第1页)

见礼之后,孟临渊不急不躁,先从白糖的妙用谈起,渐次及于制作之艰、所耗之巨,再委婉道出身为女子掌此秘技的惶恐与艰难。

最后才表明心迹:愿将此法献与陈家,只想借阁老清誉,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并使此物能真正惠及于世。

她言辞恳切,逻辑清晰,既表明了价值,又示弱求庇,全然将自己置于晚辈求助的位置上,极大满足了陈阁老作为长辈和乡贤的护佑之心。

陈阁老捻须静听,目光锐利,似要看清她心底每一分算计。

然而孟临渊态度坦荡,所言句句实在,并无寻常商贾的狡黠之气。

更重要的是,她所献之利,太大;所呈之忧,又太实在。于公于私,于名于利,陈阁老都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良久,陈阁老缓缓开口,声音沉静:“此事关乎民生技艺,非同小可。老夫虽致仕,亦不敢专美。当奏明圣上,此乃你潜心所研,利国利民之功,老夫不过代为上达天听而已。”

他虽也有心想把方子瞒下称作自己所为,但到底忌惮朝中政敌以此事为把柄,又怕天子疑心他插手商贾,行些官商勾结之事。

孟临渊心中明镜一般,知这是阁老既要名声,又要实利,更要将此事做得光明正大,无人可指摘。

她微微一笑:“小女子微末之技,岂敢贪天之功,全仗阁老慧眼识鉴,提携庇护。”

陈阁老满意地颔首。

不久,一道奏疏递入京中。陈阁老在文中盛赞青陵民女沈氏,聪慧淑敏,苦心孤诣,竟创出白糖精炼之法,其糖“洁白如雪,甘纯如蜜”,于国计民生大有裨益。自己不过偶见其成,感其心志,故代为陈情,恳请圣上嘉许,以励天下巧工善思之人。

皇上览奏,又见随贡入京的白糖果然非凡,龙心大悦。既嘉奖了陈阁老荐才有功,体恤民情,亦下旨褒扬“沈氏”之功,赐下匾额金银。

一时间,孟临渊之名,随着这白糖和皇上的嘉许,传遍了朝野江湖。

浮光缎庄门前车水马龙,求糖者、好奇者、攀附者络绎不绝。

冯府与沈家闻讯,更是惊愕难言,再想动作,却已碍于圣誉清议,不敢妄动了。

夜色阑珊,孟临渊独立院中,仰望星空。夏容与无声无息地落在她身侧。

“如今,可安心了?”他问。

孟临渊微微一笑,指尖掠过微凉夜风:“树大招风。有了这座靠山,不过是暂得喘息。前路……还长着呢。”

-

江湖的消息,自有其流通的脉络。

冯福换了一身不起眼的灰布衣裳,混进了城西的“快活林”。

这里鱼龙混杂,三教九流的人物都能见到。几坛烈酒下肚,再紧的嘴巴也会漏风。

他坐在角落,听着周围的喧哗。押镖的镖师在吹嘘路上的惊险,走暗货的汉子在抱怨官卡的新规矩,几个佩着刀剑的江湖客在高谈阔论,唾沫横飞。

冯福耐心地等着,直到他们的话题转到了最近的江湖轶事上。

一个满脸虬髯的汉子猛地一拍桌子:“要说狠,还得是血手人屠那老魔头!上月在沧州,一夜之间灭了威远镖局满门七十二口,听说肠子都挂满了镖旗!”

他对面一个瘦削的汉子嗤笑一声:“老黄,你那都是老皇历了。血手人屠再狠,能狠过剑无鞘?”

“剑无鞘?”那虬髯汉子一怔,“你说的是那个无鞘?”

冯福的耳朵立刻竖了起来。他不动声色地挪近了些,将一枚银角子丢在桌上,扬声道:“伙计,给这几位好汉添几坛好酒!算我的。”

那瘦削汉子看了冯福一眼,见他一副寻常商人打扮,便咧嘴一笑:“这位老板倒是大方。怎么,也对江湖事感兴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