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安嘟囔道:“下次不许这样了。”
沈敬:“我一定。”
他们吃完饭,就往雨花村走去。
黎安没想到婶婶甚至提前通知了村支书。
当他和沈敬一下车,就瞧见村支书迎了过来。
“安安,”村支书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久不见,长得越来越好看了啊。”
黎安忙道:“顾叔,您怎么还过来接我了?”
村支书:“因为安安你现在可是咱们村子的大恩人啊。这位是?”
村支书注意到了黎安身边的男人。
衣着不凡,容貌不俗,显然不是普通人。
黎安笑了笑:“顾叔,是我对象。”
村支书睁大双眼。
他不知道黎安的性取向。
雨花村毕竟观念封建,叔叔婶婶哪怕知道了,也给黎安瞒的死死的。
不过村支书是当年的大学生来支援乡村建设的,接受能力相对来说要强一点。何况黎安也是他看着长大的,顾叔和叔叔婶婶的观念一样,这孩子只要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其他的都是小事。
“啊,不知怎么称呼?”村支书道。
沈敬道:“您叫我小沈就好了。”
直到来到叔叔婶婶家,黎安才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婶婶还要让村支书去接他们。
因为他们搬家了!
一开始的老建筑还留在原住址,叔叔婶婶在村支书住的房子旁边重新修了一栋二层楼,占地面积不小,应该是刚修没多久,许多东西都没来得及搬过来。
顾叔笑道:“认不出来了吧?你总是一年半载回那么几天,你婶婶不想让你操心盖房子的事,就想给你一个惊喜。”
“她说,他们两个人生于雨花村,长于雨花村,不想去县城里面,建个‘楼房’和我这个老家伙陪伴。”
顾叔当年来支援建设,久而久之和雨花村生出了感情,一直就没走,在这里成家立业。
只不过妻子早年因病离世,顾叔的女儿在黎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给他送了自己的二手手机。黎安大二那年听说她选择了和父亲一样的道路,因为在山洪救人光荣牺牲。
如今顾叔孑然一身,大约叔叔婶婶也不想他太孤单。
黎安眉目软了:“随他们开心就好啦。正好和顾叔在一起,你们还能一起搓个麻将。”
顾叔:“你这两年还往村里面捐钱盖了不少基础设施,要我说啊,和城里面也没差。”
他把黎安送到家门口,就挥手告别了。
黎安和沈敬在新房子里面翻找到叔叔放的证据。
部分纸张泛黄,是叔叔亲笔抄写的一些受害者家属的口述或者是家属的联系方式和地址。
那些纸张上面笔墨有的明显在深处晕染开来,像是常年的泪痕。
沈敬拿了公文包,仔细地将证据帮忙收集好。
他们没有马上离开。
黎安带着沈敬在村里面转了一圈。
怯懦的社畜回到家乡之后,放开了许多。
沈敬注意到,雨花村如今没有太多年轻人,大都是一些老人。
但却有许多明显是新建的基础设施。
比如说,老年健身中心、小有规模的医疗室以及新装修的小学。
“其实都是政府这两年集资帮忙修建的,”黎安道,“我就找顾叔让他帮我找了途径,将这些年多余的积蓄捐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