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顾家几个孩子都很喜欢读书学习,而且成绩都很好,只是在顾晚月和顾景延还没小学毕业的时候,家里就出了事,只能退学回家。
顾景川更是可惜,他成绩最好,完美遗传了顾父顾母的学霸基因,在学校次次考试都是断层第一。
如果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他是可以顺利进入市里最好的初中上学的。
原书中,沈南月为了得到顾景野的好感,主动接近顾晚月几人,各种嘘寒问暖,送吃的送用的。
虽说也得到了几兄妹的亲近,但沈南月的接近是带有目的性的,她并非真心为了几个孩子好。
所以教育这一块,原书女主压根儿不关心。
她才不会管这几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否富足,她只要做好表面功夫就行了。
但姜之杳不一样,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姜之杳知道顾晚月几人都是好孩子。
哪怕是阴沉不爱说话的顾景川,其实内心深处也不过是个缺乏自信和关爱的孩子罢了。
姜之杳知道凭借几个孩子的聪慧,未来肯定如书中写的那样,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万众瞩目。
但那是结果,过程中几个孩子经受过多少辛酸和苦楚,没人知道也没人去关心。
如果说要让这几个孩子以后成为厉害的人物,就必须让他们的童年布满荆棘的话,那姜之杳宁愿他们做平凡普通的人。
她要让孩子们长大后回忆起童年的记忆,是觉得幸福的。
对上顾晚月期待的目光,姜之杳抬手轻轻捏了一下她的小鼻子。
“学校是去不成啦,但准备让你们读书学习倒是真的。”她笑着说。
顾晚月有些不解。
姜之杳已经问过了六平公社这边,只有一个小学,还是建在了离下杖子村最远的两个村子中间。
小学是民办的,那两个村子是六平公社生活条件最好的,修建小学时也是两村出钱最多,自然要优先方便人家村里的孩子。
而距离最远的下杖子村,孩子要想上学,走路的话估摸着至少得走上三个小时,按照七点上课的时间表算,孩子凌晨三点多就要起床,天天如此的话,孩子还不得疯了。
不过说实在的,就算小学建在下杖子村村口,他们村里也没几个孩子能上得起学。
那学费一学期就要交一块五毛钱,学校还不管午饭,孩子要是想上学大多数都要自己从家里带饭,这又是一笔开销。
还有纸笔这一类的文具也不便宜。
如今家家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钱供孩子去学校上学啊?
再加上前两年取消了高考,好多家庭勒紧了裤腰带供孩子读书,结果书读到一半,上不了大学了,可真是够糟心的。
因为社会环境影响,好多父母就觉得孩子读书没用,就更不重视教育。
可姜之杳是穿书的,她知道未来高考会恢复,所以更不能让孩子们荒废了学业。
姜之杳见顾晚月眼巴巴地看着她,便也没卖关子,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几人:“我打算就让你们在家里学习,我来给你们当老师。”
不说姜之杳前世是研究生,就算是原主,也是有初中文凭的,教几个小孩子还不是绰绰有余。
顾晚月一听,第一反应就是开心。
其实她也知道去学校里读书不太现实,一来给家里增添负担,二来她和哥哥弟弟都是“走资派”的孩子,这样的身份学校也不一定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