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三十年过去。
阿宁成为新一代守塔人。她主持编纂《万民志》,收录自古至今所有可考之人名,共计九亿七千万有余。此书不用纸张书写,而是刻于一万块玄铁碑上,立于忆庐四周,形成新的“众生有名”碑林。
她常对弟子说:“名字是最短的咒语,也是最长的爱。”
这一日,天空异变。
星辰移位,银河扭曲,宇宙深处传来一阵低沉嗡鸣,如同古老乐器被重新拨动。全球忆晶同时共振,发出柔和蓝光。科学家观测到,十七颗“忆星”文明遗址在同一时刻亮起,排列成九尾之形。
更令人震惊的是,太阳系边缘,那颗曾被视为“新生星辰”的光点,竟开始缓慢移动,朝着地球方向靠近。
“它不是星辰。”首席研究员颤抖着说,“它是……意识。”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争论是否该迎接这未知存在。有人主张防御,有人呼吁对话。最终,一位年迈的承忆者走上讲台,手中捧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铃。
“不必恐惧。”他说,“它只是回家。”
三年后,那颗星辰抵达近地轨道。
它并未降落,而是悬停于大气层外,释放出亿万光点,如春雨般洒向大地。每一粒光都精准落入一个承忆者手中,化作一枚晶莹的“忆种”??内含一段完整记忆,来自吴天消散前的最后一刻。
阿宁接到的忆种中,是一段对话:
【白浅】:“你会后悔吗?”
【吴天】:“不会。若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点燃自己。因为总得有人记得他们,不然,他们就真的消失了。”
【白浅】:“那你呢?谁来记得你?”
【吴天】(笑):“你啊。还有那些愿意讲故事的孩子们。只要还有一个声音在说‘我记得’,我就没有真正离开。”
忆种融入她识海的那一刻,整座碑林轰然共鸣。
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石碑同时发光,组成一幅巨大的面孔??正是吴天年轻时的模样。他微笑看着世人,嘴唇微动,无声说了两个字。
所有人都读懂了。
那是??
“谢谢。”
从此以后,每年春分,天空都会出现那张脸,持续整整一刻钟。人们停下工作,仰头凝望,有的哭泣,有的微笑,有的默默念出亲人的名字。
而每当此时,世界各地的新桃树都会在同一瞬间开花。
五百年后,人类首次实现意识上传技术。第一批志愿者选择将自己的记忆封存于“公共忆网”,并立下誓言:“死后不求香火,但求一名被诵读。”
最年长的上传者是一位百岁老人,她曾在童年听过母亲讲述白犬的故事。临终前,她握住孙女的手说:“等我走了,每年清明,替我去忆庐说一声‘林秀英在此’,好吗?”
孙女含泪点头。
老人微笑闭眼。
她的身体化为光尘,直奔忆庐而去。当她抵达碑林时,发现自己早已有一个位置??第一百零三位承忆者为她刻下的新碑,上书:“林秀英,生于乱世,死于和平,一生平凡,却被记住。”
她站在自己的碑前,哭了。
因为她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
时间继续向前。
文明轮回,科技兴衰,星球迁移,种族融合。但无论世界如何变迁,“记得”始终是一条暗线,贯穿所有文明的核心价值。
直到某一天,一艘星际飞船降落在远古地球的废墟之上。
舱门打开,走下来的并非人类,而是一种半透明的能量生命体。他们没有五官,却能感知情感波动。他们来到那株千年桃树前,围绕它静立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