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唐九万里 > 第 69 章(第2页)

第 69 章(第2页)

李祈安眼底的笑意终于漾开,轻轻点头:“总算想通了。”

方静鱼连忙追问:“为什么是赵家?赵家又不在这绣坊名单里。”

“你忘了刘郎君说的?”璎璎立刻解释,语气都轻快起来,“他舅舅是庐州通判,职位比普通小吏高得多,肯定能接触到府衙文书;而且赵衡是他表弟,不仅见过施七娘,还总去绣坊逗她!虽然赵家没直接在如意绣坊定过绣品,不用记在顾客名单上,但赵衡与施七娘有交集,赵通判又有能力抹除痕迹,这不就正好对上了?”

方静鱼皱着眉,轻声道:“可万一还有其他高阶官员,家里亲戚和绣坊有往来,只是没记在名单上呢?比如某位官员的夫人私下定绣品,没留官员的名字,柳娘子也没标注……这样一来,名单不还是没参考意义?”

璎璎张了张嘴,一时答不上来,刚才亮起来的眼神又暗了下去。

李祈安见状,连忙开口安慰:“放心,不会有这种情况的。”

“为什么呀?”璎璎立刻抬头问,方静鱼也跟着看过来。

“因为概率几乎为零。”李祈安走到桌前,指着官员名单上圈出的几个高阶名字,“首先,能接触文书的高阶官员本就不多,几十人里筛下来,只剩四五位;其次,如意绣坊的官家客户,大多是冲刘府来的,柳娘子会特意标注‘某府夫人’‘某郎君’,比如‘张参军家’‘李县丞家’,绝不会漏记。我们刚才已经让星遥核对过,这几位高阶官员的家眷,都没在绣坊名单里出现过。”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赵通判”三个字上:“只有赵家不一样,赵通判是刘府君的内弟,柳娘子不用特意把‘赵家’记在顾客名单上,因为赵衡去绣坊,多是跟着刘郎君,算‘刘府相关’;可赵通判身为通判,既能接触文书,又有能力调动人手,偏偏赵家与施七娘、绣坊都有交集,却完美避开了两份名单的‘明面上重合’,这才是最反常的地方。”

方静鱼这才恍然大悟,轻轻拍了下掌:“原来是这样!赵家不是不在名单里,而是以‘隐性’的方式存在,既沾了官员的边,又沾了绣坊的边,却没被直接记录,所以才显得两份名单‘干净’。”

璎璎跟着用力点头,方才的沮丧早已烟消云散,眼底重新燃起光亮:“这么说,赵通判才是藏在后面的关键?那我们明天就去查赵家!”

李祈安笑着抬手按了按她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稳妥:“先别急着冒进。赵通判是庐州通判,位高权重,直接去查容易打草惊蛇。明天我们先从赵衡入手,他是赵通判的儿子,又常去绣坊逗施七娘,与施七娘接触最多,说不定能从他嘴里问出些赵家的破绽,比如开元三年前后赵家有没有异常动静。”

“那明天直接约赵衡出来?”璎璎立刻追问,手都忍不住攥紧了,像是已经做好了问话的准备。

李祈安却轻轻摇了摇头,目光转向一旁的星遥:“别忘了我们还有盟友。赵家是刘郎君的母族,他对赵家的情况比我们清楚得多,贸然约赵衡,反而容易让他起疑。”

说着,他便对星遥吩咐:“明天一早,你去刘府一趟,请刘郎君来庐州月一趟,我们先跟他打听清楚赵家的底细,再做打算。”

星遥立刻应下:“好,我明早辰时就去。”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旁边的叶守礼忽然笑着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轻松:“说起来,咱们来庐州城也有些日子了,天天忙着查案,连庐州的夜景都没好好看过。现在事情总算有了进展,不如今晚咱们出去松快松快?我刚才瞧了,外头月色正好,街上肯定热闹得很,说不定还有夜市呢!”

这话一出,璎璎眼睛瞬间亮了,这些天满脑子都是施七娘的案子,她倒真没好好逛过庐州城。方静鱼也跟着点头,眼底带着期待。”

李祈安看着两人期待的模样,又扫了眼夏循、星遥几人,笑着应道:“也好。这些天大家都辛苦了,今晚就暂且放下案子,去逛逛夜市,就当是调整精神,明日才能更好地查赵家的事。”

璎璎闻言,立刻拉着方静鱼往楼上跑:“那我去换件方便的衣裳!刚才试的襦裙太长,不方便!”

方静鱼被她拉着,笑着跟上,满室的凝重瞬间被欢喜取代。窗外的月色透过窗棂洒进,仿佛也在为这难得的放松时光添了几分暖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