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子里,把李元齐好好的抨击了一顿,说李元齐目无尊长,结党营私,没有把皇帝和朝廷放在眼里。
总结过后,还举出了许多例子,大都是齐王阳奉阴违的事,明明皇帝是这样交代,但是最后李元齐却是另外一种做法。
举例过后,又做了总结:
绝对不能继续放任下去,不然,朝廷会有威胁。
这话说得不可谓不重。
朝廷会有威胁,就差没把李元齐可能会造反的意思,明明白白的写了出来。
皇帝看完,冷哼一声。
可不是吗?都给他下毒了。
哪一日手重一些,他就没命在了。
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他是又气又恨。
他倒想直接把李元齐拿下,但是眼下这种情况,李元齐都能悄无声息的对他下毒,还下成功了,不知道他身边的人又被策反了多少。
怕把李元齐逼急了直接造反,那就得不偿失了。在不知对方实力的情况下,还是不能轻举妄动的好。
更何况还有一个大周太子虎视眈眈。
情况不容乐观,对于他来说,这是真正的内忧外患。
他必须要想,如何解决。
这几日他都在琢磨这件事,所以下了让李元齐送嫁的圣旨。
今日初八,初十一早出发,也就还有两日了。
林望甫这封折子,几乎扯下了他和李元齐之间的龃龉遮羞布。
直接把一些都放在明面上说。
哪怕有了对策,也让他不得不正视起来。
眼下,就等着后日了。
不过……
皇帝瞳孔微眯:
林望甫迟不说早不说,这个时候说这些话,有没有可能……他就是大周太子放在他身边的奸细。
想到这里,皇帝心中一凛。
对于大周太子来说,这个时候,若大魏朝廷内斗,对他再好不过。
皇帝猜测着这件事情,想着明日要见一见林望甫,是真是假,一试探就知道了。
皇帝悄悄吃了几块点心充饥。
这是钱太医过来时,试过无毒的。
晚上送过来的膳食,他都没有动,悄悄留下一些,等着明日钱太医来了验一验再说。
他想着,挨过这两日,等李元齐一离开,他就把身边的人全部换了,到那时就好了。
皇帝吃着点心,心中越发怨毒。
此时的齐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