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借钱绢,仍是春借秋还,借一千到期还一千五。”
这是好商好量,要是不肯借,那就得上些手段。
具体操作,就需要官吏们把握好尺度,比如大户家里有多少钱粮要有数,得给别人留足口粮,然后再借出部份,不能把人家的口粮都借走。
借钱粮积极,借的多的,还可以给他们追赠父祖散职,或给他们授予散官、勋官,
也可以给他们子弟国子监、州县官学资格。
积极份子,州县吏职、乡里的乡正里长村长等,自然也是优先授予他们。
反之,
地方豪强子弟在官府担任吏职的,你就得摊些借钱粮的任务,完不成,你也别干了。
张亮倒是没想到,李逸决心这么大。
为了灾民,得罪地方豪强官吏,值吗。
“告诉他们,同舟共济,共渡时艰。”
只要能弄来粮,饥民不可怕,反而能帮助洛阳迅速恢复,可以以工代赈,可以组织官屯,
也可以吸纳流民在洛州落户,分田授地,甚至是一众贵族豪强们,也能趁机招收流民为佃户,开垦耕种更多田地,以及开矿、开作坊,都是离不开劳动力的。
现在这么多廉价的劳动力涌入,危机与机遇并存。
就看洛阳能不能抓住。
面对大量涌来的饥民,李逸很淡定,因为早有对策。
曹州孟海公最近却不淡定了。
自从洛阳王世充投降,他也是立马向唐请降,大唐倒也不计前嫌,仍授他曹州总管,还赐封国公、上柱国。
孟海公本以为仍能如从前一样,
可现在他真切感受到不同了。
他以前归附过李密也降过宇文化及、王世充,窦建德兵临城下,他也请降归附,转头又降了唐。
降唐都前后两次了,但以前不管降谁,其实只是名义上归附,自己曹戴二州地盘上,仍是他说了算,自置属吏,自拥兵马。
凭着手头的三万兵马,两州地盘,孟海公也曾一度自称宋义王。
“大王,那尹阿鼠又来寻事了,”
“他又寻什么麻烦?”孟海公皱眉。
这尹阿鼠被李逸授为曹州总管府长史,仗着是尹德妃之父,带着一众尹氏子弟亲戚前来,嚣张跋扈的很。
一来就到处圈田,看上的地就要强买强卖。
不仅如此,又向孟海公等公然索贿。
孟海公送了他不少金银财物,但这人根本就不满足,还要插手总管府事务。
先是要把他麾下三万兵马,裁撤到一万四,紧接着又借口要清量田地,向田主征粮。
曹戴二州现在最大的地主,除了原来的旧豪强们,当然就是现在孟海公及部众。
李逸在河南各地建义仓,每亩田别征两升义仓粮。结果到了尹阿鼠这里,一亩要征五升。
那三升等于是他的火耗。
“尹阿鼠又说要定户等,征户钱,户拟九等,上上户征钱四千,以下每等减五百,第七等一千,第八等七百,最低的下下户也要五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