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前,先到城南的家庙祭祖。
三百元从禁军护卫随从,排面还是很大。
悄然出长安,经过神禾塬头将军营,李逸特意到了自己的庄园去巡视一番。
他在这里有一千亩地,许秀芝还有一千亩,李存孝四羌将也各有几百亩。
这座曾经被羌兵叛乱毁掉的村子,
如今早恢复热闹,甚至因李逸家投入经营,让这里更胜往昔,将军营现在有了一条长街,街两边全是商铺,这条街的铺子基本上是李逸家投钱修建的,部份自营,多数出租。
而在这条街不远,就是李逸的庄园。
最开始简单挖的一些靠山窑洞、柴草窝棚,如今已经变成了整齐的一排排三合院子。
当初那些招来的流民佃户,现在佃种李逸的田地,同时还是李家作坊里的工人,农时务农,闲时做工,虽然闲暇时候少了,可收入也增多了。
虽是部曲佃户身份,可这些人已经解决了温饱,住的房子是李家统一修盖的,做工的时候,中午在作坊吃食堂。
甚至他们的孩子,一般也能找到活,聪明伶俐的,能选到作坊、商铺做学徒,甚至六七岁还能免费上识字班,最起码能免费读一年。聪明认真的,还能读三年,到时要是选中为定向委培生,那还能学各种技术,到时出来就直接是伙计了,有工钱,还有光明未来。
不过现在再想进李家做部曲佃户也不易了,各种条件筛选,不像早几年好进。
李逸在庄园各处转了一圈,罗三娘一直陪在身边介绍,她经常到各处巡视,对将军营庄子很了解,各种数据张口就能来。
李氏将军营庄园,包括街市,都已经进入营利阶段,效益还挺不错。
各种人员也都比较稳定了。
“田庄、商铺、作坊里的这些佃户、工人,也要善待,起码得让大家解决温饱问题,
当然,要奖励勤劳踏实的人,也要惩罚极少数那种老鼠屎。”
李逸希望这些给自己做事的人,不管是佃户还是雇工,或是部曲奴仆,都有个发展的空间。
他希望他们也能日子越过越好,这样大家的利益才能更深度的捆绑在一起,也能为李家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是说这么多人凑一起吃大锅饭,最后混日子。
这年头地主家会雇些长工,也会雇短工,其中长工基本上都很认真做事,短工就经常混日子,究其原因,长工是铁饭碗,努力干活才能保住饭碗,才有稳定收益。
而短工都是临时的,干的再好,忙完后地主也不会留你,当然就无所谓努不努力。
因此长工往往又多数是地主家的亲戚等,既得沾亲带故还得信用好,招了就不会轻易换,往往有的甚至几代人都给地主家干长工。
李逸是愿意让那些努力付出的人得到更多回报的。
比如自家的部曲、雇工们,凭借各自的平时表现,以及在李家工作的年限,会给他们相应的信用评级,
若是他们遇到一些急事,需要借钱借粮等,那么李家可以给他们相应的信用借贷,信用越高,甚至利息还越低。
同样的,这些高信用部曲、雇工,也还能得到一些诸如申请让子女在李家识字班读书,定向委培,子女招工、举荐亲友工作等的优待。
别小看这些,
相当实惠的好处。
就说借贷这一条,许多穷人、佃户之所以世世代代只能给人干活,就是他们无法积累,随便一场病,或是婚丧嫁娶,又或是一场天灾等等,就得耗尽积蓄,甚至得借贷。
而借贷,不仅能让人一夜返贫,高昂的利息甚至能让人破产,甚至是沦为奴隶。
这年头,一旦被迫借贷,往往可能就无法上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