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477章 打的一拳开免的百拳来(第3页)

第477章 打的一拳开免的百拳来(第3页)

说实话,李渊做为开国之君,能力绝对是中上水平,但有些时候,表现又太差。

虽说皇帝不用李世民有他的苦衷,但如魏征所说,错失机会,那就要付出更大代价。

历史上颉利最终能饮马渭水,打到长安城脚下,可以说正是眼下决策的失误导致的。

“如果陛下不打算召北平王和定襄王入朝,那臣还有一个建议。

把蔚州划入代州总管府下,仍归河东道管辖。

北平王所辖之地,居庸关外地设北燕州,和幽州北的檀州,皆划归幽州大总管府管。

而幽州东面的蓟、平二州,和渝关外的营州,分设营州总管府,北平王李开道改营州总管,统营、平、蓟三州。

李渊看了眼李逸。

李开道原来是有四州地盘,沿着燕山东西一线,地盘主要在河北,可之前朝廷授他蔚州总管,隶属河东。

现在把蔚州划入代州总管府,交给李大恩统。

李开道改营州总管,但把幽州西、北的北燕州、檀州划入幽州大总管府,这两州也是突厥入侵河东、河北的一个重要通道。

蔚、北燕、檀三州,交换营、平。

李渊看出来了,李逸认为李开道不可信,这么一调整,李开道以后插手不了河东之事,

甚至他也不再挡在突厥入侵的最前面。

李开道仍留在地方,可又有较大调整,若李开道不肯奉诏,那也证明他不忠诚,如果他奉诏,则朝廷拿到蔚、北燕、檀三州,无疑面对突厥时,可以有更好的部署、防御。

“裴监,无逸这个提议不错,趁北平王还没回去,跟他商议一下按此调整。”

接下来,又谈了洺州大总管府的事。

李逸提出,洺州大总管府所辖八州,有几州也可以裁并的,只保留洺、邢、赵三州皆可。

同样的,相州总管府,其实保留相卫黎三州即可。

而怀州总管府,也只需要保留怀、殷二州即可。

进一步的裁并州县,精简官吏,能节省朝廷开支,也能减轻百姓负担。裁掉那么多衙门、官吏,还能省出大量的公廨田、职田、官人永业田等,可以把这些田分授给百姓。

对于北疆防御突厥,防御高开道,他该提的也都提了。

接下来他更多的还是要关注自己管辖下的洺州大总管府,要做的事也简单,请求到了免租调一年的特旨,暂时没有战事,

百姓可以专心恢复生产,军队一边剿匪,一边屯田。

他准备从关中多带些土豆、玉米、红薯这些种子去河北,今年虽然播种季节过了,可先把地开垦后,明年开春就能耕种了。

没种上麦子的地里,甚至也还可以播撒油菜,明春也能收获的。

洺州大总管,就管着自己洺邢赵三州好了,他自己兼洺州刺史,而邢州刺史,皇帝仍委任了先前朝廷邢州刺史陈君宾,赵州刺史则是之前的赵州总管张志昂。

他们都是大业朝就是邢赵地方官,很早归附大唐,后来被窦建德击败俘虏,如今再回去任刺史,也有基础。而李逸之前在河东时,他们还跟着张道源跑到河东,在李逸手底下协助过一段时间,也算知根知底较好配合了。

大总管府长史是宰相杨恭仁的第弟杨恭道,之前在洛阳朝廷为官,大总管府司马,则还是张亮,李逸也算用习惯了。

在李逸即将离京之际,

山南传来捷报,李孝恭李靖包围江陵城没多久,萧铣听从中书侍郎岑文本建议,打开城门出城投降了。

萧铣一降,梁国各地纷纷闻风归降,梁国灭。

天子下诏,罢襄州道行台。

设荆州大总管府,以赵郡王李孝恭为荆州大总管。

李靖加封永康郡公,授岭南道安抚大使、检校桂州总管,得承制拜授。李靖顺湘江而下,越五岭,过灵渠,直抵桂州。萧铣黄门侍郎刘洎此前奉使岭南,得五十余城,李靖至,以五十余城而降。

隋乱以来,天下割据未附唐者,也仅余代北苑君璋、朔方梁师都,南康的林士弘、余杭李子通、昆山闻人遂安,以及岭南的冯盎、宁长真几人而已了。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