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518章 霍小玉(第3页)

第518章 霍小玉(第3页)

带来了皇帝诏令。

太子不来河北了,去蒲州镇守,改任河东道行军元帅了。

不仅河东六总管府,河北的幽、定两大总管府,也一并划归太子节度。

还有一系列的河东河北的人事大调整。

李逸最看不惯也瞧不起的庐江王李瑗,终于被免除了幽州大总管之职,但继任的并不是王君廓,哪怕他夺取了高开道的三州之地,

但他在高开道叛乱之初表现很差,而卢士濬两次兵败,他也逃不脱干系。

结果就是不罪不赏,仍是幽州大总管府长史兼蓟州刺史。

一个大家都没想到的人出任了大总管,淮阳王李道玄。

这个才十八的宗室郡王,曾经在河东与李逸并肩战斗,立下不少功劳,后来出镇隰州总管,但因对稽胡过于铁血,甚至屡屡越境袭击苑君璋甚至是突厥,而被皇帝调为洛州刺史。

现在还不到半年,就升到幽州大总管。

李逸对此也有些意外,一来李道玄过于年轻,二来李道玄跟自己关系很近,而且也跟李世民关系很好,皇帝为何还让李道玄出镇幽州?

当然,用皇族宗室出镇地方,也是李渊惯常做法了。

李逸对李神符又出镇并州更意外。

仔细询问了天使一番,才得知了一些内情。

原并州大总管府长史窦悰病的挺严重,在这个时候李渊想让李元吉重返并州镇守,可连裴寂都反对。

左仆射裴寂,右仆射萧瑀,中书令封德彝、杨恭仁、侍中陈叔达,五位宰相全都反对,

这还没算上尚书令兼中书令李世民和兼侍中李逸两人,若是问他们,肯定也反对。

兼侍中的李元吉,估计自己都不好意思,也没胆量回太原。

于是乎,

大敌当前,李渊也只好把病重的谯国公窦悰换到后方晋州任总管,把之前出镇过并州的襄邑王李神符又派上去了。

李神符是李神通的弟弟,李渊叔叔的儿子,同祖父的堂兄弟,他还是很信任的。

“之前李神符镇守太原时,不是跟刘世让矛盾很深吗,现在刘世让升代州总管,又让李神符镇并州,就不怕他们两个再生矛盾误事?”李逸忍不住道。

真没人可用,你派秦王李世民去镇守太原啊,李神符的能力,甚至还不如李逸那个便宜伯父义安王李孝常呢。

对李逸来说,突厥颉利这回明显要全面进攻,玩真格的了,皇帝李渊却还在那琢磨着怎么打压秦王,怎么限制他,怎么让太子还能再获取些军功名望,

实在是有点让人忍不住心里窝火。

这样子,怎么击败突厥?

本来硬实力现在确实不如突厥,你还要这样自废武功。

唯一让他心里稍微舒服一点的,是皇帝在河北这边,吸取了些教训,把李瑗调走了,换了跟李逸搭档过,且关系好的李道玄来。

而且皇帝把河北幽定二府虽也划归太子节度,但也特把二府兵马新设了个河北道行军总管,由他李逸担任,李道玄、王君廓都是副总管。

这么一来,李逸也能指挥的动幽府兵马,甚至是能调用幽州的钱粮物资了。

王君廓也成了他的行营副总管,这个狗日的要是再敢跟上前打高开道那样玩阴的,李逸甚至可以一刀砍了他,先斩后奏。

双士洛、独孤开远召回朝,秦武通、李玄通、王行敏三个中央卫将军,直接改任州刺史,李逸不太在意,双士洛有些可惜,但毕竟他做定州总管,结果局面大坏,也不能说冤枉。

既然拿到了河北道行营总管的鱼符印信,幽定二府兵马归他节度,那之前的有些计划就要调整一下了。

之前派杨恭道去幽州向李瑗讨要五万石粮草,现在,完全可以直接以行营总管身份下令调用。

五万石有点少了,王君廓抢了檀蓟平三州,端了高开道多年积蓄,现在,他说了算。

立马签发一道命令,幽州总管府限期筹集十万石粮草供应军需!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