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太子殿下可瞧不上我们,嫌弃我云定兴出身卑贱,加之我曾与秦王有旧,就算投东宫,也得不到重用,这般热脸贴冷屁股又有什么用呢?”
“那为何不直接投秦王?”
云定兴放下茶杯,“那位太子殿下的储位,如今虽说看着也并不是很稳固,将来未必就真能继承大统。
可秦王虽功高勋著,但毕竟是嫡次子,如今仍还是远不及太子。
形势未明,我们这么早早的站队做什么?
去挡刀枪吗?”
他教训儿子,“站队很重要,可站错了队更要命,形势未明前,不要轻易下注站队。
李逸待我还不错,跟着他,既有靠山,也不至于就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云定兴经历过隋朝的夺嫡,更曾站错过队。
后来他是用亲外孙的性命,才又换得一次重新站队机会的。
隋末时他依附王世充,其实也是没得选择。
洛阳投降,这大唐可已经没有他们的位置了,必须得一步步的重新往上爬。
每一步都不会容易。
现在看来,李逸确实还是个不错的靠山。
“阿耶以为李逸这次出兵山西的计划如何?”
“事在人为,要是独孤开远、李瑗、双士洛等人提出这样的计划,那失败的可能更大。
但李逸提出来的,我还是比较看好的,他有这个能力。”
“你们兄弟几个,这次也都随司空出征,把你们的孩子也都带上,这是难得的立功机会,别错过了。”云定兴交待。
权力从来都是要争取来的,
出门在外,身份也是自己给的。
王君廓想当幽州大总管,处心积虑,既坑害了卢士濬,坑了两次,最后把他坑死军都关下,也还坑死了六千大唐将士。
他连儿女亲家李瑗都一起坑,把他的大总管职位坑没了。
但机关算尽,
最后得利的却并不是他,
皇帝一道诏令,空降了一个十八岁的淮阳王李道玄来当大总管。
直接调来六位刺史,还派了秦王府出身的张士贵率三千兵驻渔阳。
他辛辛苦苦算计、忙碌,
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愤怒、不甘,
最后却都只能隐忍下来。
他没有掀桌子的本钱,只能暗地里搞点手段。
李逸。
王君廓已经把这个名字列入了他的黑名单,此仇不报非君子。
他不是君子,这个仇更得报。
李道玄还在来的路上,李瑗已经心灰意冷的乘船自运河而下。
踏上船离开幽州,李瑗看着身边的琵琶侍妾裴氏,哈哈一笑,“这趟幽州之行,倒也没白来,走的时候,起码还有美人你。”
不止是美人裴氏,还有大量的金银。
李瑗在幽州任期不长,钱财没少搜刮。
腰缠十万贯,乘船回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