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汇报、总结,都说是司空运筹帷幄。
“我们准备充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高开道这次急了,莽了。本来高开道是挺擅长守城和攻城的,他的部队以往就挺擅长打造攻城器械,擅于攻城。
但是这次,他因为家没了,
急欲夺回蔚州北燕州,面对一座小小的屯堡,没有摸清情况,就在没有攻城器械,甚至没有砲车的情况下,强攻硬打城池,
高开道把屯堡守军,当成了地主庄园来抢,还是以往抢掠的那一套打法,还带着流贼的气息,
碰上的却是精锐中的精锐,
崩掉满嘴牙,一点也不稀奇了。
任何时候,轻敌大意,那都得付出代价。
就比如李大恩在朔州,
也是犯了轻敌大错,这才导致了自己全军尽没于新城。虽说独孤晟失期未至也得担很大责任,可他做为一个决策者,也必须得根据战场形势调整计划的。
深入敌境,就那样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然后一直延误战机,那不是送死是什么。
“这些俘虏怎么处置?”
秦武通问出了不少将领们关心的问题,大家对这些燕军很愤怒,他们反复无常,抢掠河北,不少人都不想放过他们。
“蔚州还有许多地没有耕种,把这两万俘虏组织起来屯田,每二百人编为一屯,屯田五千亩。”
两万俘虏,编为一百个屯,屯田五十万亩。
现在的条件,军屯粗耕粗种,亩产可能只有七八斗一亩。
但去除种子等,如果一亩有六斗那都也不错了,毕竟五十亩万也能收三十万石。
这可是蔚州边地,而且还是战区战时,
收获的粮食,可免除转运的巨大成本。
二百人开一屯,耕五千亩,相当于一人才耕二十五亩。
算下来,屯丁自己的口粮一年得七石半,差不多还能剩下个七石半上缴。
那这两万屯丁,一年还能缴余粮十五万石。
依然还是很可观的。
“告诉这些俘虏,在蔚州屯田,等秋收后,他们就可以返回家乡。也可以留在蔚州安家落户,到时每人分他们一百亩田,若家中还有余丁,每丁也给百亩。”
在这里屯田一季,就相当是于为他们叛乱过错,劳动改造了。
刘世彻认为这样的惩罚也太轻了些,“司空,一般军屯,惯例都是每屯丁耕五十亩地,一屯百人,屯田五千亩。”
“蔚州现在条件不足,一人耕五十亩有点多了,耕二十五亩先,以后条件成熟了,可以多屯耕一些。”李逸摆摆手道。
没必要上来就要求那么高,慢慢来。
当然,田屯的少些,那农闲时间,也还可以组织做些其它的,修堡修路伐木开矿运输,都可以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