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兵山西,都一个多月了,太子到现在都没有来过一封信,也没下过一道军令。
对河北道行营的四万兵马,简直就是不闻不问。
这个元帅,真不知道是怎么当的,这可是四万兵马,而且位置又是在敌人左后侧。
这样一支数量不少,且很能打的兵,太子李建成居然不知道用。
而且李逸在瓶形寨,也很关注河东战场,但到现在为止,各部都是各自为战,根本看不到有半点的配合。
刘世让在雁门城守了两个月,没见一兵一卒的救援。
李高迁守忻州,同样没有援军。
这样的结果,就是从二月份李大恩全军覆没新城,到如今五月初,将近百天了,
虽雁门、忻州这两座重镇还在,可忻代两州重要的门户雁门关、石岭关都落到突厥人手中,
两州四十一座城池堡寨,被突厥军已经占领了三十九城。
而楼烦离石这两地,也被攻占了许多城池堡寨。
从雁门到太原,这几百里方圆,乡野那就更是任突厥骑兵在抢掠,突厥附庸定襄的隋王、马邑的苑君璋等,也跟着突厥人到处抢掠。
各地除了龟缩退守一些重要城池、堡垒中,根本看不到有什么积极的应对。
李建成仍然还在蒲州,离雁门一千二百里之远。
这样的元帅,怎么指挥全局?
最起码,也应当是坐镇太原,再不济也应当呆在汾州或晋州,你呆在蒲州,跟呆在长安有什么区别?
可哪怕是人在蒲州,也得指挥调度啊。
李逸看不懂,不理解太子在下什么大棋,可不管下什么大棋,也没有把李逸这四万人置之不理,不闻不问的,
这憋的就是一肚子坏水。
在这样的局势下,
让李逸这支孤军去雁门救援,李逸也不敢去啊,那不是明摆着要被围城打援?
出了瓶形关,那就进入了忻定盆地。
沿着滹沱河而下,
这忻定盆地可不小,从瓶形关到忻州石岭关四百余里,看似挺狭长,但实际也有几十里宽。
这样的地形,
特别是如今整个忻定盆地,四十一城,被突厥人占了三十九座的情况下,
李逸过去,很容易被突厥骑兵给伏击、迂回包抄等。
“司空,如今突厥人大举入侵,四处抢掠,百姓陷于水火,咱们不能按兵不动袖手旁观啊,
末将请求,率领一支轻骑出关,在繁畤县附近,寻找突厥外出抢掠的队伍,袭击他们。”苏定方仍然希望主动出击。
李逸一番考虑后,“你们可以率轻骑出击,但不得越过繁畤县西,这边虽然是铁勒思结部占据,但也得小心谨慎,不可轻敌。
敌人都是骑兵为主,须得提防被包围。”
两将欣然领命,迫不及待便各自前去点兵准备。
李逸站在长城上,他扭头问马周,“宾王兄,你说朝廷为何是这般迟缓的反应?”
马周也有些看不懂,
“也许是路途遥远,情报难以及时传递。又或是太子一时也无良策可破敌,故此也只能是先观察局势,以寻找机会。”
李逸对这样的解释,当然是不能接受的。
“说什么山高路远,但我们入山西都一个多月了,情况走飞狐陉到河北,再从恒州过井陉到太原南下蒲州,或是干脆从河北南下到洛阳,再到蒲州,
十天半个月就能送到,再十天半个月也能有消息传来。
为何却一直没有半点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