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545章 我阿耶跟皇上打江山(第3页)

第545章 我阿耶跟皇上打江山(第3页)

如今的繁畤县,春秋时是霍人邑地,汉朝置霍人县,东魏时,置武州,领吐京郡、齐郡、新安郡,寄治繁峙城,北齐改为北灵州。

这个时候的繁畤县城,在现在县城的滹沱河对岸的水头村。

到隋开皇十八年,繁畤县城因地处平川无险可守,便迁去了东面六十里的大堡戍。

等到大业朝,又移于最早的武州城。

然后就是经历杨广雁门之围后,繁畤城被突厥人所破,抢掠一空,还被一把火烧了,

于是战后又把县城东移,仍在滹沱河北岸,这次选的位置较要险要,城三面枕涧,东接峻坂,极为险固,在先前,曾从代州析分出来,分置坚州。

可后来,刘武周夺取代州,其兵败后,李大恩从蔚州进入代州,繁畤县城又毁于战火,李大恩把繁畤县城移于石龙岗,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

如今这座城,原来是滹沱河南岸的一座城堡,并不算大,经过扩建,也才城围三里,高三丈二,护城河深一丈五,开有三道城门。

滹沱河畔的繁畤县城,从武州城到水头村,再到大堡戍,然后是坚州,再如今河南岸的石龙岗,先后换了四座县城,这还没算上恒山北浑河畔的那座最早的繁畤故城。

一个边塞县,居然有过四个县城。

不得不说也是很特别,都是因战乱而换的治所。

“武州城、坚州城、大堡戍,还有如今这石龙岗城,”李逸道,“除了现繁畤县城,其余三地我也都去过了,除了旧武州城水头村,其余二地,位置都不错,虽经历战火,但之前也都有屯兵戍防。

我打算把那三个城堡也利用起来,分兵屯驻,这样突厥若大军来犯,这位于滹沱河北岸的三座旧县城,就能成为我们繁畤城的外围屏障堡垒,

可屏藩繁畤城,还能威胁突厥侧后,并能与连接应州五峪的五座堡寨,成犄角之势,守望相助。”

守城,

也不能死守。

就好比守大城必野战,守城不能堵死城门都是一个道理。

两万人都缩到繁畤城里,那就只能被动挨打,在外围分守城堡,更为有利。

虽说这样也有被各个击破的风险,可那三座城,与繁畤县城都只相距不远,一字排列滹沱河北,东西最远也才六十里。

单独守一座城,

肯定不如多层次的防御体系,外围城堡,既能迟滞敌军,分散敌军兵力,减少主城的压力,

最主要的是,有外围城堡在,守的一方就不只是被动防守,也可以灵活出击,战术上也能掌握更多主动权。

滹沱河在繁畤县城这里,宽达六七十丈,但非汛期时的水并不深,也就半米左右,步骑都可直接渡河。

但毕竟有那么宽,打仗的时候,也是比较好迟滞敌人的,能成为繁畤县城的一道防线,而李逸要是把河北岸的三座旧县城也给分兵把守,

四城包夹着滹沱河,那依托城池、滹沱河,就能建立多层次、更立体的防御体系。

“往这三城,各放一千五百步兵,五百骑兵,一千辅兵,诸位以为如何?”

河北的八千后续援兵到达的话,那李逸在繁畤城,仍有战辅兵两万。

而北岸三城,战辅兵九千。

再往北是恒山五个峪堡,各六百兵,也是三千人。

而更外围的陉北应州,有三千轻骑,后方瓶形寨,五千步骑。

如此一来,以繁畤为中心,一百余里范围内,多层防线体系,总共四万战辅兵。

诸将听完李逸的计划,都能感受到司空这回是真要在这里憋个大的了。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