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手里的筹码已经足够了,
可以迫使頡利回来和议,並让他撤兵。
没必要再与突厥大战,
打仗有风险,何况突厥虽折损两万人,但实力依然很强,把他逼急了,不死不休,那弊大於利,边境就永不得安寧,我大唐又如何休养生息,恢復强盛?”
李逸直言道:“强盛不是靠求和就能得到的,没有足够的实力,不能武力压制,这种强盛是假的,繁荣更是虚的。
唯有以武止戈,以战促和。”
郑元璹把棋子放下棋盒,摇头道:“治国哪里能只想著打打杀杀,
隋煬帝好战,东征西討,结果就是亡了国。
大唐与突厥,完全没必要不死不休的战爭,突厥是游牧部族,他们打下我们的城池,也不可能长期占据,
而我们打贏突厥,难道还能去草原牧马?”
“郑公这话就不对了,突厥打下我大唐疆土城池,確实不会长驻,更不会留下来牧马,但他们会抢掠走我们的人口去草原为奴替他们放牛牧马,
会掳夺走我们的牛羊牲畜、钱帛盐米。
他们会把我们当成地里的庄稼,一茬茬的来收割。
不把他们打服,不打到他们从此不敢跨越边境,如何能有真正的边疆安寧?
现在突厥人还入侵在我们的领土上,
现在议和,不过是求和,能得到真正的和平吗?”
“我们得打到頡利可汗主动来谈和,到时才能占据主动,这次反击,难得取得这么好的战果,正应该胜胜追击,
宜將剩勇追穷寇,岂可沽名学霸王?”
郑元璹目露惊异,
李逸最后那句话,他虽不赞成,但確实很霸气。
“再等等吧,现在该著急的是頡利可汗了,不是我们。”
被歼灭两万人马,
就算是頡利可汗,也是元气大伤。
他此次入侵號称是率领了十五万兵马过雁门关,现在没了两万,这损失可不小啊,没了一成三。
最关键的还在於,唐军歼灭他这两万人马,並没耗费多大代价,几乎是没什么损伤,
这意味著大唐仍然战力充足。
郑元璹很认真的提醒李逸,“頡利可汗折了两万兵马,但这绝非其精锐,
雁门关以南,他手中仍有十余万人马。
武安王莫要轻敌,若是太原兵败,你可想过后果?”
“还有十余万?頡利分兵抄掠石隰、泽潞,东西两路,起码各有万余人马,那他在太原附近,最多只剩下十万人。
十万而已,何惧之有?”李逸轻轻一笑。
这盘棋,郑元璹弃子认输,都没战到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