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利现在都缩在忻州,守着三关不敢出,光送挑战书却不敢来引兵来攻太原城,
这西路的沙钵罗设、郁射设受挫退兵,
颉利就更不敢战了。
不出三天,
颉利肯定就要派人来谈和,我们不给他台阶,他也会自己寻个台阶下的。”
“不过颉利并不会真心服口服,
这次吃了亏,可也只是伤了些元气,撤兵后只会心怀怨恨,明年地继续来犯的。”
颉利就跟狼一样,凶狠却又狡诈。
李逸和李世民一样,都希望颉利能跟唐军在太原决战,如今突厥士气正低落,唐军则士气正高昂,
这季节天气也好,
突厥兵力也不多。
在太原城下决战,对唐军很有利。
可现在看来,受伤的颉利,并不会跟唐军决战,他只是在虚张声势,想威吓讹诈大唐。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魏征也主张要对突厥强硬,“这次当趁胜追击,最起码把马邑收回。”
李逸也跟魏征透露,李世民现在还在集结兵马,其实真正的目标并不是突厥,而是苑君璋。
颉利如今张牙舞爪的,
可大概率是打不起来的,
李世民此时集结十万人马,就是要迫颉利撤退后,再剑指苑君璋,趁颉利暂时不敢与大唐决战,
或迫苑君璋投降,或直接武力夺取云朔。
颉利想要靠威吓,来迫使大唐还按先前的条件妥协结束战事,这不可能。
李世民不是李建成,
和平能谈就谈,不能谈就打,不会被颉利讹诈。
苑君璋不降,就打他,颉利敢来救,连他一起收拾。
这是一个难得的战略窗口,此时不打,等颉利这口气喘过来,到时可就又麻烦了。
何况,皇帝此时的支持也是非常难得的。
更何况,若是此时一路北伐,拿下雁门关外的云朔之地,这对李世民来说,可就又添巨大军功。
败突厥、收云朔,这功绩岂能错过。
寒风萧萧,
雪纷飞。
十月十八,大雪时节。
雪纷纷扬扬,从灰蒙蒙的天空飘洒而下。
雪落冬藏。
颉利可汗坐在石岭关城内的牛皮帐篷里,
这顶帐篷虽然也用料不错,可还是远不如他的金狼大帐那么华丽和宽敞。
“大汗,下雪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