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恭李靖他们对阵辅公祏,仍还在僵持。
李渊都恨不得御驾亲征江淮了,
本来眼看着河东稳住了,可以调世民南下,既可让二郎迅速平定江南叛乱,又可以把二郎安置在江淮镇守,免的他们兄弟相争,岂不两全其美。
可现在代北又打起来了。
世民和无逸率兵出关,居然招降了苑君璋,收复了云朔。
如今更是兵出参合口,要去攻灭前朝余孽杨政道等。
李渊还没法指责他们,
因为他们率兵出塞的时候,比他的圣旨抵达太原还早些。
李渊和议、撤兵的诏令还没到,二郎和无逸就已经杀出关了。
就这么巧,
苑君璋以前就是不降,这次却直接投降了,整个代北云朔地区,这次毫无抵抗。
甚至颉利留在马邑的阿史那思摩一万人马,也被一锅端了。
又一个大捷。
首次拿下代北云朔地区,
还斩首突厥千余级,俘虏九千。
可李渊却高兴不起来。
夺取了云朔地区,颉利岂能善罢甘休。
夏天与突厥达成议和,颉利退兵后,就是因为李逸招降了马邑高满政,兵变夺了马邑城投降,引的苑君璋和步利设率五万大军南下,
李逸黄岭埋伏,俘斩数万,引的颉利又率十五万大军再次南下,并且西路还集结十万兵马,连陇州大震关都袭破了。
现在眼看着颉利退兵,和议有望。
这又开打了,
没完了。
两次,都是围绕着马邑,都是李逸挑起的。
李渊头痛的很,
说李逸不顾大局,说他违旨抗令,可他又这么能打,屡建奇功,一次次击败突厥。
何况,这朔州云州好不容易到手了,李渊是真不想再吐出去。
可如此一来,就又得跟突厥在代北开打。
有二郎和李逸在,李渊倒是不那么担心战事,可如此一来,他的部署又要改变了。
他现在很为难,
让二郎继续在代北领兵,总感觉心里不踏实。
要是二郎真跟突袭晋祠之战一样,也来一次斩首战术,突袭定襄,擒斩颉利,
这到时二郎的威望,可就真压不住了。
而万一要是二郎冒险失败,后果李渊同样承受不住。
此时让二郎继续去江南平叛,他又担心李逸一个人在代北扛不住。
真是左右为难。
给了太子许多机会带兵,可他不中用啊。
倒是这二郎,每一次出马,都能建功立业。
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啊!
李渊独坐殿中,一声长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