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655章 册封(第3页)

第655章 册封(第3页)

张亮在长安,一直给他秘密传信,长安的动静他基本上也算了如指掌。

皇帝明面对秦王说要封建成为蜀王,改立李世民为太子。

可一边又已经做好了李世民一平定杨文干叛乱回京,就要改封他为蜀王、南宁州都督了。

李渊还真是作死啊。

一次次的言而无信。

他要是真能听从李纲的劝谏,借着杨文干叛乱一事,把李建成贬去蜀地做蜀王,或许还真能保全建成、元吉这两家人。

就此立了李世民为太子,那李世民也就用不着兵变,他李渊还能安稳的继续做他的皇帝,

也许他的皇位以后不会那么稳当,权力可能要被太子李世民拿走许多,可起码能继续当皇帝,

总好过退位当太上皇强。

可惜李渊执迷不悟。

但凡有一点点可能,

李逸都相信,李世民是不愿意走到这一步的,兵变夺位,就算成功了,

甚至他手上不沾一滴血,

可也会背负万世骂名。

但,李渊一点机会也不给他,也只能是走这条路了。

其实,

大唐虽立国才五六年,但秦王东征西讨,功勋巨大,手底下早有了一个强大的军功新贵集团。

相比起李世民的犹豫,

秦王府这些人可没有一个犹豫的,大家都是毫不介意兵变的,只要成功,怎么成功的又有何干系。

只有秦王才会在意夺位正不正,

将士们只渴望建拥立之功,渴望在朝中更进一步,渴望封公封侯,把那些当朝权贵们拉下马,换自己上去。

如果不是秦王顾虑这些,那几年前平定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后,秦王党就愿意拥立秦王夺位了。

就算到了这一步,李世民决心武力夺位,

但他还是选择了难度最大的宫变,就因为这样的冒险,能避免更大动乱,能把损失降到最小,避免新兴的大唐再因内乱而伤筋动骨。

如果不顾虑这些,

李世民完全可以选择一种更加安全的方式,比如直接在太原起兵,到时打一个清君侧的旗号进军长安,

谁能阻挡?

可如此一来,从太原到长安,到时必然会有无数场战斗,

会有无数大唐将士,被迫同室操戈,

会有无数人流血死亡,

无数的百姓也会陷于战争的水深火热。

“精选五十骑随我进京,明日便出发。”

皇帝召诸总管进京,想要彻底解决儿子们争储之事,只怕想不到,这反倒是让他的皇位更加不稳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