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再替我仔细看看,是否还有遗漏。”
奏疏在几人手中传递,
其实这道奏疏本就是大家一起商议许久后拟写的,几人都对里面的内容十分熟悉。
不过这道奏疏的内容,却不免有几分石破天惊、骇人听闻了。
这道奏疏上呈天子,
那就真的再无回转余地了。
“大王,这奏疏不必更改一字,等明日呈上便可。”
李世民从魏征手里接过这道奏疏,再看了一遍。
傍晚,
暮鼓已经响起,
长安的城门、坊门又要准备闭门了,
路上行人匆匆,
等到城门坊门关闭后,长安城就要实行宵禁,到时还在街上可就犯了夜禁,要被武候杖责,甚至有可能被扔进徒坊劳役,严重还可能被扔进雍州狱或是武候狱中。
“最近犯宵禁的人不少啊,怎么回事?”
“是啊,听说现在雍州狱都快人满为患了。”
“可能是天气炎热,大家脾气也燥。”
街角,武候铺,两名当值的武候站在铺外乘凉,一边闲聊。
“狱中还关了好多突厥人呢,”
“那些狗日的突厥人,还当是以前呢,他们跟着主子来长安,那也是臣服来降,就算主子在长安授了官,可也不能还高人一等,
一些突厥贵族的子弟,甚至是奴仆而已,居然还敢在长安作威作福,不是酗酒打架,就是强买强卖的,甚至还敢公然调戏良家妇女,真是找死,
这些人根本用不着关到狱中,直接贬降为奴,拉去渭北挖石炭好了。”
长安人讨厌突厥人,
甚至唐人都讨厌突厥人,
这些年,突厥人年年入寇,对大唐赞成了多大的伤害。
现在突厥被击败了,颉利大汗,以及许多突厥贵族都来到长安,朝廷授他们官职,这些人却还不知收敛。
魏征骑马经过,
听到武候的议论,也只是摇摇头,继续前进。
一路来到胜业坊,无须进坊门,代郡王府占据了坊一隅之地,还直接临街开门。
魏征虽只带了一个随从,
但王府的门丁,却是一眼认出这位是阿郎的师兄,当朝四品的魏征。
无须通传,
门房直接叫了家丁送魏征去见阿郎。
魏征进门看到王府外院,有一队彪悍健壮的大汉,穿着戎服,在舞刀弄枪。
“后天动手。”
魏征接过李逸泡好的茶,抿了一口道。
“后天,六月初四?”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