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无疑能让他能轻鬆许多。
但初接手这些的李世民,却並不轻鬆,而且有点难以適应。
他很认真,也很小心,
每个章奏都要认真的阅读和研究,不管是原本奏疏內容,还是各部门的处置,他都看的很认真,
如此一来,就不免太费时间和精力。
初次面对这些的他,就如同是个初次扛著长矛上战场的新兵蛋子,哪哪都不习惯,处处笨手笨脚的。
看到了半夜,
並没有批阅多少,甚至好些看了后也犹豫著一时也没结果。
反倒是弄的自己眼晴都了,头也晕了。
头昏脑胀。
从没想到,太子也不好当,
这大唐帝国的当家人更不好当。
宦官张九难进来,
“殿下,夜很深了,该歇息了。”
李世民看著这位从太原时就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宦官,放下了手中的笔,
苦笑著道:“阿难啊,我从没有想到,原来面对这些奏疏的时候,会这么头痛。”
张阿难给李世民披了件衣服,
“我隨殿下初次上战场时,也一样很紧张不安。”
李世民乾脆披著衣走出来,
出了殿门,来到庭院。
外面风很凉爽,空气也很清閒,
头脑倒是一下子轻鬆了许多。
李世民漫步宫庭中,笑著对跟在身后的张阿难道:“我记得义兵初起时,你隨在我军中一同南下,那次我到敌营前侦察,遇到埋伏,你拔剑挥砍,
可是凶悍的很。”
张阿难,本是隋普阳宫中一宦官。
却也参与了晋阳起兵,跟著李世民一路南下,甚至在战场上衝锋陷阵过,
硬是在军中搏得了一个剑圣的外號。
別看张阿难乾瘦,可战场上那把剑確实凶悍。
“阿难啊,这一路走来,你也是既有功劳又有苦劳。我觉得你仅仅是做一內侍,太委屈你了。
既对不起你的功劳,也委屈了你的才干。
我准备授你为银青光禄大夫,加上柱国,封你为左监门將军。”
张阿难现在是內侍省的內侍,从四品上。
但这品级虽不低,却是內官。
而左监门將军不仅是三品官,还是朝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