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宫,阿里的宫女清晚正在扫尘。阿狸离宫这么多天,因她勤快,寝宫依旧纤尘不染。
拂尘扫过书架,清晚像是留意到什么,的动作突然停下了。
她微微皱眉,又上下左右找了一遍——确实如此。
那本太子常看的话本子不见了。
太子离宫之前便常来杜若宫,后来太子妃逃出宫去之后也是如此,他一来,便挥退下人,自己一个人呆着。
等太子走后,清晚便去收拾茶盏书籍,太子看的书放在桌上,一来二去,清晚对那些书便留下了印象。
太子看得最多的,便是主子去年进宫后无聊,一时兴起写的那些话本子。
那是太子与主子的关系正渐渐亲密,太子为示宠爱,还叫人刻印这本子,叫人拿到书店去卖。
睹物思人也是寻常。可太子出奔,好几个月都没消息,杜若宫里除了她,再没有旁人来打点,这书怎么会不见了?
难不成,太子偷偷回来了?
青晚觉得怪异,走出寝宫,便发现杜若宫斜后方的小湘楼屋檐上挂起了一盏琉璃灯笼。
正好。
青晚上楼,走进屋子里,朝那人的背影福了福。
那人转过头来:“我需要你去做一件事。”
桃园村的田埂上,一前一后走着两个人。
如今正是暑天,天气溽热,阿玉走得浑身是汗。
秀才路过荷塘,折了一朵荷叶,走上前去递给她:“遮一遮太阳。”
阿玉晒得脸颊泛红,接过荷叶道:“谢谢。”
“不必客气。”
阿玉想了想,有些明知故问:“那个……你要去哪里?”
秀才一愣:“自然是送你回家。”
“哦,那我前面就到了,你可以回去了。”
秀才耐心想要说什么,还未张口,阿玉便打断道:“如果你还是早上那番话,便不必说了,我不会答应的。”
秀才也知道阿玉此时难以说服,只好道:“天这么热,赶了这么远的路,我去讨杯水喝总可以吧。”
阿玉似乎铁了心不再与他有何瓜葛,竟然道:“河里沟里哪里没水?不必非去我家喝。”
“这沟里蚂蟥蠕动,喝下去只怕不妙?”
阿玉想了想,勉强退让道:“那你喝完水就走。”
“眼下正是午时……”
阿玉无奈,便又退一步:“最多吃完饭。”
秀才笑了笑:“行。”
此时钱大娘正在院子里晒菜干,远远看见秀才跟阿玉一起回来,不禁露出笑容;随后又想起楼上那个赖着不走的,皱起了眉。
阿玉进了院子,喊了一声大娘,便帮着晾晒菜干。秀才见了,也上前帮忙。
大娘跟秀才寒暄了几句,把阿玉拉到一边,朝上使唤了个眼色:“久子在你房里呢。”
“在我房里?干什么?”
“好像是受了伤,说是家里没人,怕半夜死了都没人发现,求我去镇子上请郎中并照看几日,我本是打算晒完菜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