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得意,好耀眼,几乎比阳光更夺目。
可以这么说。
十九岁的舒明,无可匹敌。
绝佳的,完美的骨相,细腻的皮肉,英气的眉毛扫入鬓角,还有那双亮的惊人的双眼。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1】
刚一出场,连马蹄声都仿佛踩在心跳上——
好一位意气风发的小将军祝真!
仿佛从史书上原原本本地把人物搬了下来,几乎是一眼万年的程度。
镜头推进的那刻,把舒明优越的眉眼无限度地放大,便隐隐约约听到观众席里传来好几口倒吸凉气的声音。
窃窃私语一下就多起来了!
唯独知道后续剧情的人叹气。
唉,笑吧笑吧,现在为了“祝真”笑。
之后有你们哭的时候!——
作者有话说:我还有一万二没写,我写写写写写!
【1】引用自诗句
第130章哭得稀里哗啦
戎安康很会讲故事,故事主线副线交错纠缠。
主线当中,主角齐弘被贬,暗线中的祝家却一路平步青云,真可谓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随后上演的,便是史书中都赫赫有名的“中石没簇”。
这小子众目睽睽之下也不紧张,一拉弓箭,柔韧的腰肢绷紧的像弯月——
箭羽还在石头上微微颤动。
少年将军一挑自己英气的眉毛,有着孩子般的天真和执着:“要什么三军将帅,我一人足矣!”
然后干脆利索地一撩衣摆,挺直脊背跪下接旨领命。
皇恩浩荡,皇帝的影子在高座上模模糊糊——命祝真即日带大军出征,守卫边疆。
民众送行,万人空巷。
这时祝真一生当中,最值得回味,也最风光的时刻。
演播厅里静静的。
大家静静看祝真赶赴战场,静静看他头一次带军打仗,就打出了一场极漂亮的胜仗!
太漂亮了!
打戏也漂亮,舒明使刀有一种老派武星的扎实感,绝不是花拳绣腿的纸糊架子,戎安康也很给面子,并未加一些花里胡哨的特效来拖垮后腿。
无特效,连威亚都没有。
真刀真枪所带来的帅气感,演员为此而练就的基本功,这些都是其余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仅有的几场打戏都拳拳到肉,刀刀致命——尤其被荧幕无限度放大后,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一亮又一亮!
许多人忍不住频频瞄向前排的某个身影。
只看见一个很认真观影的后脑勺。
真是好意外哦!
舒明,你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只可惜“世间好物不长久”。
齐弘被贬至尘埃里,皇帝为了一己私欲,把手伸进了兵部的袋子里,挪用了军费。
于是祝真便发现,仗越来越难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