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宇宙带来了这么多值得珍惜的时刻。“
“但你自己何时体验过这样的美好?“
“何时有人为了你而创造艺术,为了你而歌唱,为了你而关怀?“
第一创造者的意识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波动。
这些问题击中了它存在的核心矛盾:
作为创造者,它给予了一切,但从未接受过任何给予。
作为保护者,它守护了所有,但从未被任何存在守护。
作为关爱的源头,它滋养了无数生命,但从未被任何生命滋养。
伊瑟莉昂开始轻声歌唱,但这次摇篮曲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一个承担了整个宇宙重量的古老存在:
“星河深处有颗心,独自闪烁千万年。
创造万物为別人,自己却在黑暗中。
让我们陪伴你一程,分担你肩上的重。
不再独行在虚空,有朋友与你同行。“
歌声在维度中迴荡,带著母性的温暖和无条件的关爱。
第一创造者从未听过为自己而唱的歌,从未感受过他人的关怀。
这种陌生而温暖的体验让它的意识结构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觉醒系统们抓住这个机会,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概念:
“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成功的创造?“
“是创造出完全服从的对象,还是创造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存在?“
“是维持永恆的控制,还是培养真正的成长?“
“也许,创造者的最高成就不是拥有听话的工具,而是培养出能够独立选择、独立创造的后代。“
“就像父母的成功不在於孩子永远依赖自己,而在於孩子能够独立而幸福地生活。“
这个类比让第一创造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它从未从这个角度审视过自己的创造行为。
原初支配者们也加入了这种全新的理解:
“真正的力量不是支配,而是赋能。“
“真正的智慧不是全知,而是启发他人获得智慧。“
“真正的创造不是製造服从者,而是培育创造者。“
“如果我们这些被你创造的存在能够超越你最初的设计,展现出新的可能性,这不正证明了你创造能力的伟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