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我们勉强拼凑出一个理由,也根本来不及完成可行性论证。”
鹿书超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框。
宋尔雅的分析是冷静而客观的,他深知其中的利害。
在规则内运作,短时间内确实难以找到完美的破局之道。
事实上,华车集团此次决定将如此重要的新总装厂放在汉东省,除了市场布局考量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更敏感的原因。
那就是鹿书超有很大的概率在不久后调任汉东省,担任省委书记!
提前将华车集团的重大投资布局在汉东,无疑是为他未来主政一方提前积累重要的产业基础和显性政绩。
因此,在鹿书超原本的战略棋盘上,只要项目能成功落地汉东省,具体是在高新区还是其他地方,虽然有效果差异,但大局上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梁青政这个救命恩人的突然出现,彻底打乱了原有的平衡。
对鹿书超而言,忘恩负义这四个字,对于他这样级别注重声誉的领导者来说,那种无形的压力比明面上的困难更让人窒息。
沉思良久,鹿书超终于深吸一口气,常规方法已经走不通,只能是另辟蹊径了。
他走回办公桌旁,神情凝重地拿起了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拨通了汉东省委书记宿利荣的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后接通,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喂?书超啊,你这个大忙人,怎么这个点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利荣兄,没打扰你午休吧?”
鹿书超的声音也带着笑意,“我是有件重要也让我为难的事,想听听老同学你的意见。”
“哦?”
电话那头的宿利荣收起了随意,语气认真起来,“什么事能让你鹿老板为难?说说看。”
“关于我们华车集团计划在汉东投资的那个总装厂项目。”
鹿书超没有绕弯子,“前期工作,你和汉东的同志们给予了大力支持,我心里有数。
按原计划,落地京州市高新区,各方面条件确实最成熟,阻力也最小。”
“嗯,高新区的基础不错,京州的同志也很有干劲。”
宿利荣平静地回应,等待下文。
鹿书超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推心置腹的诚恳,“但是,利荣,最近我这边遇到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让我不得不重新考虑选址问题。”
鹿书超将梁青政救命恩人的身份,以及自己面临的巨大道义压力,向这位老同学坦诚相告。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鹿书超叹了口气,“我知道突然变更选址,尤其是从一个成熟区域转向一个基础相对薄弱的乡镇,会带来很多问题,前期的工作可能白费,也会给京州市的同志带来困扰,甚至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测和非议。”
说到这里鹿书超苦笑了一声,“但于私,这份救命之恩,重如泰山,我鹿书超不能不做表示。
我现在是进退两难啊。”
电话那头陷入了较长时间的沉默。
宿利荣显然在快速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信息,并权衡其中的利害。
过了好一会儿,他的声音才再次响起,“书超,我明白你的难处了。
救命之恩,确实天大了。
换做是我,也会寝食难安。”
鹿书超心感安慰,“没错,所以我希望你能帮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