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家族崛起:从每日情报开始 > 第602章 不孝子特殊天赋引蛇出洞(第2页)

第602章 不孝子特殊天赋引蛇出洞(第2页)

傅永奎一愣:“这是为何?我记得张老伯儿孙满堂—”

“儿孙满堂顶什么用!”旁边一位大娘凑过来,快人快语,“老张头七个儿子,原本也算儿孙绕膝。可八年前,他从山里捡回来个女娃娃,非要养着。他那几个儿子儿媳,都说那女娃是灾星,克亲人,闹着要把孩子扔回山里。老张头死活不肯,他那几个不孝子,竟——竟就此把他赶出了家门!地、房子都占了,就给了他一床破被褥。唉,造孽啊!”

“可不是嘛,”先前那村民也摇头,“就靠着在山脚开点荒地,捡点山货,带着那丫头苦熬了八年。我们偶尔接济一下,他那几个儿子也不管,就当没这个爹了。大过年的,爷俩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傅永奎听着,眉头越皱越紧。

他想起那老农布满老茧的手和淳朴的笑容,心头莫名一股火起,又强行压下。他深吸一口气,谢过村民,提着年货,转身朝村外仙女峰方向走去。

村尾小路积雪更深,寒风凛冽。

远远望见山脚下,一间低矮的茅草房孤零零立在那里,屋顶积雪厚重,仿佛随时会被压垮。烟卤里冒看淡淡的、几乎看不见的炊烟。

傅永奎走到近前,隔着稀疏的篱笆,看到院中景象。

破旧的茅草房四处漏风,院内积雪并未完全清扫。一个穿着打满补丁、明显不合身旧棉袄的小女孩,约莫七八岁年纪,小脸冻得通红,正费力地挥舞着一把比她还高的扫帚,清理门前的雪。老农则佝偻着身子,在简陋的灶棚下生火,锅里煮着稀薄的粥水,几乎能照见人影。

“爷爷,有客人!”小女孩眼尖,看到了傅永奎,怯生生地喊道。

老农抬起头,眯着眼辨认了一下,才认出是傅永奎,连忙在破旧的衣服上擦了擦手,有些局促地迎上来:“是—是恩公?您怎么找到这来了?快,快屋里坐,外面冷。”他又回头对小女孩道:“丫头,去把屋里那个草垫子拿出来给恩公坐。”

茅草屋内更是简陋,除了一铺土炕、一张破桌、几个树墩当凳子,几乎别无他物。炕上的被褥破旧单薄,难御严寒。

傅永奎看着眼前景象,鼻头有些发酸。他放下年货,强笑道:“老伯,快过年了,顺路过来看看您。这是给您和丫头带的一点年货。”

老农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恩公上次救了我,还没谢您,怎么好再要您的东西!”

“拿着!”傅永奎语气不容拒绝,将东西塞到老农手里,又摸了摸那小女孩的头,“

丫头,冷不冷?”

小女孩眨着大眼晴,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小声道:“有点冷,但和爷爷在一起,就不怕。”

寒喧一番后。

傅永奎从怀中取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看似普通的钱袋,里面装着的并非灵石,而是足够普通人家丰衣足食数年的金银碎钱。他又取出两枚用养魂木边角料悄悄炼制、隐匿了灵光,仅具安神保暖效果的普通木符,递给老农。

“老伯,这点银钱您务必收下,给丫头添几件新衣,把这屋子修一下,过个好年。

这两块木符,戴着能安心神,冬暖夏凉,您和丫头一人一块,贴身戴着,莫要离身。”

老农推辞不过,最终红着眼框收下了。

傅永奎又陪着爷孙俩说了会儿话,暗中掐诀,给这茅草房施加了几个简单的坚固符,聚暖阵,确保风雪不侵,寒冬难入。临走时,他警了一眼靠山村的方向,眼神微冷。

他没有直接返回云山郡,而是转身去了靠山村所属的乡镇一一靠山镇。

镇上有他傅家产业的一处连络点,明面上是一家收购山货、兼营杂货的铺子,掌柜的姓李,是个精明的中年人,认得这位偶尔会来巡查的、在傅家地位不低的“奎爷”。

“奎爷,您有何吩咐?”李掌柜躬身问道。

傅永奎坐下,指尖轻轻敲着桌面,语气平淡:“靠山村有个张老农,带着个八岁捡来的孙女,被七个亲生儿子赶出家门,住在村尾破茅屋,此事你可知晓?”

李掌柜略一思索,便点头:“略有耳闻,张家那七个儿子,在村里镇上的名声确实不好,听说为了占家产,把老父幼妹逼到绝境,实在不堪。”

“不堪?”傅永奎冷哼一声,“我欠那张老伯一个人情。这七个不孝子,日子过得太舒坦了。”

李掌柜是何等精明人物,立刻明白了傅永奎的意思,这是要那七家不好过,但又不能明着动用武力。他沉吟道:“奎爷的意思是——从生计上?”

“恩。”傅永奎点头,“我记得,他们七家,主要靠着种地、以及在镇上做些零工、

小买卖过活,对吧?”

“是。老大、老三种地,老二在镇上粮行当伙计,老四是个木匠,老五跑点小运输,老六在酒馆帮厨,老七游手好闲,但娶的媳妇娘家有点小门路,开了个杂货铺。”

“很好。”傅永奎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传我的话下去,凡我傅家名下,或与我傅家交好的商号、田庄,一律不得雇佣张家七子及其直系亲属,不得与他们有任何生意往来。

他们种出来的粮食、做出来的木工、运的货物—-傅家相关的产业,一概不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