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如何封爵,这是所有人都在乎的事。
常遇春自然是可以得封国公的。
但老常要的可不止这些。
大明功臣的最终排序,就如同那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般,总要有个顺位。
况且鸡鸣山已经立了功臣庙未来谁落坐主位,成为主祭,这些都是要靠排位说话的。
这不止关係到个人名声的问题,还有几百年后的香火问题,以及面子和好胜心的问题。
关係到这么多利害,立功自然是要越多越好。
常遇春可不想把这些功劳拱手让出去。
李文忠说这话的时候,本来也是半带调侃性质的。
与常遇春不同,他是真心希望老常能多养养身子,千万不要出事。
至於功劳的问题。
李文忠虽然也有一颗立功之心,但他更多的想法,还是早日令大明归於和平。
四海承平,百姓安居,这才是他所企盼的。
近十万大军围困住了开平。
但现在有个问题。
那就是此番带来的都是轻骑,本来为的是长途奔袭作战。
结果现在北京之围已解,攻打开平城又变成了攻坚战。
指望军粮和器械都带的极少的轻骑兵去攻城。
这事儿自然是不靠谱的。
李文忠一面把军情呈送到徐达处,请他主持调度。
同时也和常遇春琢磨起来,这一仗到底该怎么打?
常遇春这时候就显得很恼火,他无奈嘆息一声道:
“说来可惜。
擒龙伤了,要有他在,只需一日时间,拋石车定能將开平城墙轰塌!”
李文忠也是点起头来。
若有曹擒龙在,真不至於这样费事。
草原上本来石头就少,拋石车的命中率又极低。
唯有曹擒龙这个猛人,拋石车十能中三四,有他在的话,轰塌开平城墙真不是啥问题。
毕竟草原上的城墙,终究比不得內陆用山石堆砌而成的坚硬工事。
多是以碎石、夯土所铸,其实是很脆弱的。
胡翊就坐在边上听著他们的谈话。
拋石车不准吗?
是否可以通过拋物线原理,优化拋石攻击时候的角度呢?
这样就能大幅提升拋石车的命中率了!
拋物线,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初中物理问题。
但若能用来改善拋石车的进攻,对於眼前攻破开平一战就有大用。
正好,李文忠这时候又提出建议道:
“徐帅从陕州运输辐重前来,最快也得十日。
咱们可以自行先准备石块,制一些拋石车,也別閒著。
命中再低,总能击中他几次,也能以此震开平城中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