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 第136章 叔侄交锋提前到来的九族危机(第2页)

第136章 叔侄交锋提前到来的九族危机(第2页)

他还在想这三者之间的关係,

章溢之死,朱元璋又提及了叔父,现在又突然问自己对於推举改成科举的看法。

三件看似莫名其妙的事,实际上一点也不莫名其妙。

朱元璋这是要告诉自己什么呢?

胡翊实在是摸不准老丈人的脾气,想著不说不错,立即踢了个皮球过来道:

“岳丈,小婿身在东宫,不该参与政事。

何况科举这等大事,对我一个没有念过几本书的人来说,我也提不出什么意见来啊。”

朱元璋就看著胡翊耍滑头,心道:

“往常叫你说的时候,从不避讳,都是直言的。

今日怎么就又不说了?

还身在东宫,不该参与政事?”

朱元璋微微瞪了胡翊一眼,见他不答话,一想也不必这样难为自己的女婿。

索性就对他直说道:

“咱前些日子就想重开科举了。

当时詔令章溢和刘基进宫,做了详细决策,后来这些章程就都交与章溢擬订。”

朱元璋再一点拨,胡翊还不明白那就是傻子了。

所以章溢的取死之道,就与重开科举有关?

刘基这等聪明人,看到前面有坑等著他跳,自然就躲开了。

章溢身为文坛领袖之一,听说皇帝重开科举,自然是兴高采烈。

帮著详细做决策,又揽下了重开科举这一章程。

这自然会激怒某些人。

如果再把叔父胡惟庸,以及他身后的李善长拉出来的话。

此事的真相,是不是就呼之欲出了呢?

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一党,是阻止科举制的,他们又与浙东文官集团互为死敌。

如今的推举制下,人才的遂选事宜,大半都被李善长他们把持,可以四处安插功臣子弟们作为自己的亲信。

就比如李善长手下朱亮祖、费聚、华云龙等人的子侄一辈们,现在不少都在军中和六部为官。

虽然现在做的都是芝麻绿豆点的小官。

可只要把这颗种子埋下了,后续总要壮大,总会结出些什么东西来的。

章溢的取死之道大概其就在於此了。

李善长就是幕后推手,叔父胡惟庸只怕是做了帮凶。

朱元璋重开科举制,为的是打压淮西武勛,与文官们在选拔人才这件事上面妥协,只怕也是无奈之举。

胡翊一下就理清楚了整个事情的脉络。

虽然还只是未经证实的分析。

但一个很清晰的风向已经展开了。

朝堂上的风气要变!

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已经起了衝突!

想通了这些事之后,胡翊却依旧没有开口接话。

朱標看到氛围突然就僵在这里,立即站出来为姐夫解围道:

“姐夫对於科举之事所知不多,既如此,爹您就別再难为他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