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何想法?”
如果是以前,胡翊不想再给自己多添麻烦。
现在却不同。
医术確实需要革新,他的这些手段也需要传承下去,从而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太医院的许多医士,甚至是御医,在他眼里医术都不算合格。
御医都是如此,何况是民间的游医、郎中们呢?
他需要做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就如建国后的《赤脚医生手册》那样。
把一些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医疗手段、健康卫生常识普及下去,推广到民间。
只有基础普及了,人均寿命才能涨起来一些。
卫生习惯好了,才能少得病,这是最朴素的道理。
正因为胡翊有这份心,他明知道朱元璋不想他执掌太医院,但还是做出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决定“岳丈,我还是想要执掌太医院,做些分內之事的。”
朱元璋把眉毛往上一挑,对於女婿的选择,他显然不太满意。
先前他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太医院是个官职品级不高,但却极为受人尊敬的地方。
毕竟谁都怕死,因而谁都会討好太医,胡翊一个未来权臣,再拥有执掌太医院的身份。
这是最容易收买人心的。
纵然这是自己的女婿,他也不得不防著,需要极为谨慎才行。
可他也知道,医术需要革新,这是正確的。
但是很显然,比起医术革新,帝王的权力稳固才是重中之重。
想到此处,朱元璋便开口道:
“给咱一个理由,这个理由若是说不通,就不要到太医院去了。”
胡翊便开口说道:
“一个胡翊在时,能治许多疑难杂症,但这医术传不下去,这个胡翊死了,那些疑难杂症便也没有人去治了。”
朱元璋就只是点头。
很显然,仅有这一个理由,是无法说服他的。
胡翊想了想,又说起道:
“岳丈看了我这次治理伤兵营的奏书,不止医术需要革新,伤兵营的管理也需要革新。
我还想在这方面继续深挖,同时培养出更多医术如我一般之人,將来派到军中去,可以大大减少土兵们的伤亡。”
朱元璋又点了点头。
这同样也是一个理由,但是还不足以打动他。
胡翊倒也不恼,还有一件事,他其实一直都想做。
虽然这个想法还不成熟。
此刻当著朱元璋的面,他还是说出了这个不太纯熟的想法:
“最大的一个目的,我是想在太医院做一些改进,同时也是为了救治太子和岳母的病。”
此话一出,朱元璋原本垂下的眼眸,立即抬起,並且为之一亮。
“细说!”
胡翊道:
“要想救治太子和岳母的病,我只能不断在民间找那些病症相同的病患,从为他们诊治练手开始。
我可能需要多年积累,才能看到疗效,太医院那些学习的医士们,也需要在实践中治疗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