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柴氏和陈瑛,也能感受到今日诡异的气氛。
与以往的闔家欢乐相比较,如今这一大家子人,明显心不齐了。
胡父对於儿子和亲弟弟间的交锋,並未过多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只是在胡翊送他们回家时,站在门口处,小心的叮瞩了他一句:
“纵然政见不同,毕竟体內淌的是胡家的血脉,私下见了你叔父的面,还是要客气些。”
“爹,您放心,孩儿知道分寸。”
回到长公主府,朱静端正在为丈夫熨帖官衣。
“回来了?”
朱静端麻利的做著事,旁边的桌上放著一盅夜宵,美目盯著丈夫柔声说道:
“要是饿的话,那里有东西给你垫补肚子。”
胡翊还真饿了,毕竟今日这顿饭就没有好好吃。
他嘴里含著爱心小餛飩,一边问道:
“宫里来旨意了吗?”
“嗯,標弟来过,叫你明日上朝,有好事。”
好事自然就是封赏嘛,这事儿胡翊懂。
毕竟从他带领蔡信、崔医士、徐医士等人走了三个月回来,陛下到现在还未封赏臣子呢。
大家在战场上都有功劳,纵然胡翊不受封,別人也是要封的。
朱静端本来想提一嘴,问问今日叔父家的事。
但她转念一想,还是算了。
有些事自己就会露出端倪,不需要她去问这些事,再去令胡翊心烦。
第二日,午门。
凌晨天还没亮,胡翊便与列队的官员们进入皇宫。
今日倒是多了个熟人,常遇春也身穿金线麒麟袍,头戴著七梁冠,自午门往奉天殿而来。
“贤侄,你倒是等等我啊!”
常遇春隔著老远便喊叫起来。
胡翊立即站定等他,只见常帅接近两米的巨大身量,大踏步而来。
而且他腰间还悬掛著一柄洪武御剑。
这自然是朱元璋赐他的殊荣了,可以佩剑进入奉天殿。
只不过洪武御剑也都是特製而成的,里面的剑刃並未开封。
“常叔。”
胡翊向迎上来的常遇春打了声招呼。
“您身子未愈,怎么陛下今日也请您上朝来了啊?”
常遇春开口便道:
“你忘了我的身份了?”
大都督府金事,领中书省平章事。
常遇春提了这一嘴,胡翊就明白了。
中书省平章事,这在明初只是个象徵性的官职,你说他没用的时候就是没用。
但到了皇帝需要之时,这个官职就又变得有用了。
这官职虽然没有丞相大,却也有参与中书省大事决议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