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之间的关係,就有一点像李云龙和旅长那样,见了李贞必须得是服服帖帖的。
李贞坐在帅位上,仅仅是捧起盖碗喝茶的模样,都显得不怒自威。
举手投足间,身上全都是一股肃杀之气,
这是平时在跟胡翊聊天的时候,胡翊从未见识过的。
“我已是把老骨头了,有劳寿卿还惦记著。”
康茂才忙道:
“不敢,不敢。
侯爷带头衝锋之时,末將不过是个毛头小子,若不是您教我本事,也到不了今日这身地位。”
与李贞聊了几句后,康茂才又过来向胡翊道谢。
当初若不是胡翊出手,他早已是病入膏盲,无药可救了。
等到把这些礼数都见过了。
康茂才说起了正事,他將一张北京的布防图摊开在桌案上,李贞、胡翊就都凑过来。
康茂才指著图上说起道:
“华云龙驻兵在通州,离此二百里地。
我已按照陛下的密旨称病,消息也已散出去了,相信他很快就会知道。”
李贞便点著头:
“翊儿,你写一封书信给华云龙,就说受你叔父之邀,也顺便过来探望探望他。”
胡翊也是人精,一点就透假借胡惟庸的意思传信,为的是把华云龙勾到密云大营来。
这事儿要做的隱蔽,胡翊便修书一封。
大致內容是,康茂才旧伤復发,暗中上奏请求调离回京。
北京离了康茂才的镇守,朱元璋有些不放心,就没有急著把他调回来,暗中派遣胡翊亲自过来为他治病。
康茂才解了北京之围,有大功在身,这样的理由倒也合情合理,
然后,叔父胡惟庸找到胡翊,叫他到了北京,顺便替自已问候问候华云龙。
若是华云龙也有旧伤,趁此机会可以为他治疗治疗。
又因为朱元璋立下的规矩,非是奉他的旨意,胡翊不得轻易为別人治病。
所以要在送去的书信中格外註明,叫华云龙秘密前来,不要过於招摇。
胡翊將这封书信擬好后,交给李贞一看。
李贞便笑著说道:
“你小子,侄儿坑叔父,一坑一个准儿。”
就从这封书信之中,李贞甚至都看出来了,胡翊对於细节上的事很下工夫。
他办事细致到令自己都惊讶。
若是把自己和华云龙的位置调换一下。
看到了胡翊送来的这封信,只怕自己也识破不出其中计策,一定也会中招。
那就得被这杯酒给死了。
李贞看过一遍就知道没问题,
“不错,我派个人去通州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