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 第141章 摊牌后朱元璋的反应我在太医院搞医疗改革(第7页)

第141章 摊牌后朱元璋的反应我在太医院搞医疗改革(第7页)

也基本与他列举出来的一些问题,是重合的。

同时,通过戴原礼的回答,胡翊也已理清楚了眼前这人的性格。

知道问题出在何处,敢於在自己面前直言,还算忠诚,

但是没有魄力,老好人一个,在位不谋其政,惧怕得罪人而畏首畏尾。

至少,这个人做院使是不合格的。

至於未来怎样安排他,就要看自己接下来在太医院的革新,他是如何辅佐的了。

在胡翊的设想里。

医徒该当挑选手稳、性格沉稳之人。

行医要有耐性,急不得。

手稳才能便於做一些外科手术,这可是需要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其次,太医院堆积著大量的医士,得不到晋升。

他们卡在那里,每月的俸禄低微,急需要一条上升通道。

此外,便是解决那些尸位素餐之人了。

看了一眼太医院的名册。

现有太医132人,御医19人。

至於医士,竞然有280多名。

胡翊回到东宫后,思索良久,终於找到了解法。

可以成立一处惠民医局!

每日安排不同的医士们坐诊,提升医士们的医术,叫他们实践与理论结合。

自己也可以趁机叫他们过滤一遍病人,將肺癆病人都挑选到自己这里来,做专门救治。

如此一来,靠著刷熟练度,是否可以將肺癆这个病攻破呢?

胡翊觉得可以试一试!

通过此举,使惠民医局產生收益,既能够为平民百姓造福。

又能够解决医士们俸禄微薄,无法生存的问题,还能够锻链医术!

只是,要在南京搞惠民医局。

一个是得跟太医院的那些人商议,这毕竟不是一个人能够办成的事。

另一点,就要跟自己的岳丈伸手要钱了。

盖房子、置地,药材、人工、器物·—。

这些都是需要钱的地方。

还有一个相当棘手的点,太医院虽然面向官吏,也实行收费问诊的制度。

但面对民间百姓实行收费问诊,以前却从未有过。

是否会引起朝堂上的反对?

这些都未可知。

胡翊准备在设定完备之后,再到太医院去一趟,开个小会,问问这些太医们的意见。

李善长接连两日託病,没有上朝。

朱元璋依旧只是明面上问候一句,也並未有什么其他举措。

等到第三日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