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咱就要造大船,非几年之功不能造成。
如此一来,又要徵调许多役。
元末的战火延续至今,咱手下兵將们至今还在北伐,
百姓正是休养生息之际,不该再增添如此多的负担给他们了。”
这一点倒也没有说错。
朱元璋到底是爱民的。
“过几年,再等等吧。”
对於朱元璋的保守,胡翊倒也能理解。
但挺过这阵阵痛期,其实大明会发展的更快。
胡翊倒也没有继续劝他。
朱元璋叫他回去想想別的法子,毕竟他的鬼点子多。
若能缓解大明財政上的困难,再好好的给他记上一功!
第二日,到了朝堂上。
文班之首,依旧缺著丞相。
武班,则站立著常遇春、汪广洋。
胡翊紧隨其后,常遇春时不时的回过头跟他閒聊起来。
一会儿功夫,皇帝上朝来了。
“駙马,朕令你昨日到李相府中去为他诊治,结果如何?”
胡翊出列启奏道:
“臣启稟陛下。
李相所得病症,乃是血虚加之体虚,
他早年跟隨陛下,辗转南北,为大明付出的辛劳实在是太多了,导致损形劳心。
如今的李相需要在家中静养,这病症发作之时,轻则行动困难。
重则隨时会要命。”
胡翊说罢,差事就办完了。
他又缓缓退回武班。
朱元璋在龙椅上沉重的点头,十分不舍的模样,无奈嘆了口气道:
“朝中真是缺不得李相啊!”
胡惟庸这时候也很识趣的站出来,躬身请奏道:
“陛下,李相今日又有本章到来。
他如今已是瘫臥在床榻,不能动弹。
恳请陛下准他辞官养病,颐养天年。”
朝堂上,大臣们彼此面面相。
有那些不知道內幕的,都在心中盘算著,这好好的李相怎么突然就不能行动了?
当真病重成这样子?
朱元璋还在龙椅上故做姿態:
“李相告老辞官,实在是叫朕难以割捨。”
胡惟庸又道:
“陛下,李相再三请求您恩准,您就准了他吧。”
朱元璋又適时的拿眼睛向胡翊这边警来,鼓动了一下眼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