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还是皇帝做了错事,要告诉天下百姓,自己做错了。
朱元璋今日顿感恼火。
好不容易才做出了批覆,他立即抬眸,看向儿子和女婿,开口问道:
“你们过府探看,李善长反应如何?”
朱標开口说道:
“爹,李相看到我和姐夫过去,如同久旱盼甘霖的农夫,对我们是毕恭毕敬的,说足了好话。
胡翊也应声道:
“李相今日殷勤的很,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朱元璋听到这些匯报,心说还真就跟自己想的一样。
李善长这老东西,下了他的权,这比杀了他都要难受。
而从李善长的这些反应来看,朱元璋也知道,这老东西接下来绝对会用力扒拉杨宪。
定然会帮助自己,把杨宪斗倒。
歷史来到洪武三年,朱元璋这个皇帝也已经成长了不少。
他这个皇帝,极少会再亲自下场,去和大臣们撕逼。
拉一派、打一派。
用两派相互制衡的道理,也已经领会到了,甚至办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叫他们两派去斗,自己这个皇帝就坐在高台上,做一个总裁决官。
此事不用自己亲自出面,又能保持君王的体面和威严。
即便朝堂上的两派,都有些脱离掌控之际,还有胡翊可以站出来制衡。
现在,自己和太子的身边有胡翊、李贞。
常遇春也算半个。
等到不久后,北伐大军班师回朝。
就又有李文忠、郭英、郭兴这些外戚来帮忙。
保皇一族只要有足够分量的人坐镇,朝堂上便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来。
朱元璋一念至此,又看向了胡翊。
对於李贞、李文忠父子,他已经定下將二人都封为国公的想法。
如此殊荣,仅李家一户而已。
但对於这位女婿,未来该怎么封赏呢?
朱元璋在思索,保皇这一族,主要的坐镇之人便是李文忠和胡翊。
李文忠尤其年岁稍长一些,他之后,自然就是胡翊接班了。
爵位是要给的。
给多了,恐怕那些战功赫赫的將军们不服。
给少了,又起不到加固胡翊地位,提升保皇一族地位的作用。
朱元璋便还盯著胡翊,正在出神,想这件事的时候,
胡翊已经被他这么一直看著,觉得有些不舒服起来,胡翊立即便叫了一声:
“岳丈?”
朱元璋回过神来,收回来的眼神又看向胡翊,开口问道:
“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