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翊便盘算著,开口说起道:
“二百户大约是六百人,这六百人一年所交税赋,大概是一百两银子。
如此算来,大明现在有六千万人口,一年的岁入为一千万两齣头,倒也合得上帐。”
朱元璋当即白了他一眼:
“有屁快放!”
朱標先开口铺垫道:
“姐夫发现了爹封建藩王的矛盾之处。”
“哦?”
朱元璋目光一沉,自己估摸著,他还是觉得封建藩王这个事,自己所定下的决策应该是不错的最多就是对朱家的子孙们,过於宠溺了一些。
这还能是什么大问题吗?
直到胡翊开始为他算起帐来。
胡翊开口说起道:
“小婿先前和太子殿下说过,岳丈现在膝下已有九子,將来膝盖之子按二十人算,便要封二十个亲王。
一个亲王一万石岁禄,一年便要支出去二十万石粮米,合银二十万两。
那么,养这二十个亲王,便需要四十万户百姓缴纳税赋,也就是大约一百二十万百姓交税才能供养得起。”
朱元璋当即点著头道:
“没错。
这有何稀奇吗?咱这大明是养不起二十个亲王还是怎地?”
胡翊立即往后又盘算道:
“这只是岳丈您的儿子们。
到了第二代,按照每个亲王生育十子计算,您就有两百个皇孙。
其中二十人承袭亲王爵位,其余一百八十人封郡王,每年的岁禄支出就达到了五十六万两银子。
要养这些宗室亲王和藩王,便需要三百四十万大明百姓缴纳赋税,才能养得起。”
朱元璋的算术確实很差,毕竟算学这东西,在古代就不算是一门正经的学课。
被胡翊给他算了这第二笔帐之后,他的想法,依旧是自己可以养得起这些亲王宗室。
他便扭头问胡翊道:
“那又如何?
你到底想说啥?”
胡翊这就开始为他算第三笔帐:
“岳丈,您听我给您算算,马上就要到了。
到了第三代,您的皇重孙们出生,您就有近两千个皇重孙。
其中二十人承袭亲王爵位,一百八十人承袭郡王爵位,还剩下一千六百二十人就要封为镇国將军。
镇国將军们岁禄为一千石,要供养第三代宗室,大明一年的支出就达到了二百一十八万两银子。”
胡翊此话一出。
终於,朱元璋的脸色也是为之一变!
此时的朱元璋,先是一愜,而后两眼左右晃动,快速琢磨起来,
真要如胡翊所言,一旦大明的宗室们供养到第三代,单是供养他们的岁禄,就达到了大明国库每年岁入的五分之一。
这怎么可能呢?